*
圓明園裡水多樹多,比起宮裡涼快不少,長春仙館又四面環水,就算白日裡都不算太熱。
耿舒寧也就不研究什麼解暑開胃的吃食,只一門心思想把好吃還不胖人的蘇出來。
比如酸菜魚!
膳房裡早就有酸菜,是打盛京那邊傳過來的不入流醃菜,多用來壓肉餡兒不太新鮮的那股子怪味,做成包子,偶爾給宮人開葷。
這樣的東西,除了耿舒寧,也沒人敢想著給主子吃。
耿舒寧嘗過,這酸菜跟後世酸菜不大一樣,用水菘醃製。
水菘是什麼,耿舒寧還真不知道。
看起來跟白菜差不多模樣,吃著不如後世酸菜酸中帶甜的回甘口感好,但微酸和脆爽程度相差無幾。
圓明園多水,自然少不了魚,這日耿舒寧一進膳房就發現有幾條特別大的草魚。
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酸菜魚。
*
膳房裡就是周喜片出來的魚片都接近透明,一點都不用耿舒寧操心。
因為宮裡膳房的特殊性,不敢叫外人插手,耿舒寧多是動嘴,更放心折騰,請他們片出了好多花樣出來。
醃魚的料酒和醬料,除了耗油沒有,其他都是全的。
沒有耗油,耿舒寧就請膳房師傅用了他們自製的蘑菇粉提鮮。
隨後用蒜頭和薑片、豆豉等炒出底料,把魚骨和酸菜放進去,添玉泉山泉水煮得濃稠鮮香。
最後下魚片,撒上蒜末、花椒粒和茱萸,兩勺熱油澆下去,膳房裡的師父們一個勁兒地打噴嚏,卻都流著口水,圍著負責掌勺的周成不肯挪窩。
多精緻的菜餚他們都會做,這種大盆菜,味道還這麼勾人,都新鮮,實在頂不住那酸辣味兒的鮮香。
連前殿在廊子下頭訓小宮女的周嬤嬤,都聞著味兒尋過來了。
「舒寧姑娘又做好吃的了?」周嬤嬤一看見耿舒寧就笑,說話特別和氣。
在圓明園裡才十幾日功夫,其他女官走了,也沒再顯出來個誰,太后卻是越來越離不開耿舒寧。
太后甚至捨不得拘著耿舒寧,由著她想往哪裡去就往哪裡去,得空了再進殿伺候。
說是伺候,多是陪著主子說說話,逗主子開心。
烏雅嬤嬤和周嬤嬤冷眼瞧著,這倒不像是女官,更像是個請進宮裡的嬌客。
周嬤嬤伺候太后幾十年,最清楚她家主子多難伺候,雖看起來溫柔,實則講究很多,脾氣也算不得好。
明明也沒見耿舒寧做什麼,最多不過是些吃食飲子,卻能在主子面前露臉,是個長腦子的就知道不能得罪。
最叫小宮女們害怕的周嬤嬤,面對耿舒寧,溫和得叫人害怕。
讓周嬤嬤高看耿舒寧的是,不管太后多信重她,這小丫頭以前什麼樣兒,現在還什麼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