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硃砂?」她震驚轉身,掃過胤禛,又看向允禵,目光緊緊盯著他。
「這是你……你們的血?」
不管震驚與否,殿內的驚呼和誇讚的話不絕於耳,將千秋節的氣氛烘托到了極致。
允禵躬身,姿勢與以前也不一樣,多了一抹硬朗,也帶著幾分晦澀。
「額娘,皇兄說的話,兒臣都聽到了,深以為然。」
他抬起頭,深深看著從小就疼他的額娘,燦爛笑開,露出了唇上的細微傷口。
「兒等身體髮膚皆來自額娘,懇請額娘收下皇兄與兒臣的賀禮。」
他再次跪地,仰望太后,隱含哀求:「兒臣不孝,不能侍奉額娘左右,但為大清,為皇兄,為額娘,兒萬死莫辭,絕不後悔!」
太后的身子微微顫抖,沉默了好一會兒,她才深吸了口氣,上前扶起允禵。
「好,你們兄弟齊心,你好好為你皇兄辦差,本宮——等你們回來!」
說罷,她鬆開允禵,掩下自己快咬碎的牙關,轉身往殿外走去。
「時辰不早了,該去給太皇太后請安,奉老祖宗去正大光明殿了。」
*
六月十八日,太后在正大光明殿,展示了皇上和十四貝勒的賀禮。
她跪請太上皇旨意,欲去五台山為大清將士和兒子祈福,太上皇准了。
六月二十,太皇太后懿旨嘉獎,親自為太后擇了吉日,十日後出發五台山,令溫憲公主夫婦護送陪同。
在此之前的兩天,是欽天監選出的吉利日子。
六月二十八,撫遠大將軍允禵奉皇上掛帥,御駕親征,於午門直出,百官和後宮妃嬪等人相送。
太后站在城門樓上,對身后妃嬪對耿舒寧跟隨出征一事的酸話和編排充耳不聞。
她面無表情吹著風,冷眼瞧胤禛在大軍前頒布親征詔令,以振奮士氣。
耿舒寧身著束身宮袍,兩把頭戴麒麟點翠長簪,就站在聖駕明黃華蓋下靜立。
太后眼神難掩冷厲,她那好兒子和這賤人的大禮,她收下了,早晚她會親自還回去!
耿舒寧一點也不在意相隔甚遠的冷睨目光,恨她的人多了。
她在意的是,出宮之前,胤禛竟問了一個讓她始料未及的問題。
他問:「寧兒,你夢中所見,朕此次出征能打勝仗嗎?」
這叫見過四大爺被釘在恥辱柱上的她,該怎麼答呢?
第1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