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又道:「我大清人才輩出,此乃大清之幸事,不只是上了戰場的將士,只要是我大清子民,當有過者罰,有功者賞。」
「此事明日早朝,各位愛卿儘快給出個章程來,必不會叫有功者寒心。」
底下家裡有秀女,並且已經攢夠了功德的官員和宗親,都滿心歡喜。
刑部尚書家閨女辦的這選秀,真是越品越有滋味兒。
不用上戰場就能得功勞,以往上哪兒尋這樣的好事兒去!
如此一來,底下坐著的文武官員更是沒口子的夸勝仗,夸皇上,連耿氏父女都被蔭及,馬屁都要被拍腫了。
殿內歡聲笑語,絲竹不絕於耳,一片盛世之景,人人臉上都帶著笑意,高興得不得了。
*
哦不對,也不是所有人都高興。
起碼聽到文武官員夸耿氏父女的後宮妃嬪,笑得格外僵硬,一口牙都要咬碎了。
她們先前還想要質問耿舒寧,一個女子,怎可跟著上戰場,要問她不守女訓女則之罪。
可先有太上皇和皇上金口玉言夸,後有大臣們舌燦如蓮,她們也沒法在這種慶功宴上找不自在。
熹嬪不動聲色對著齊妃使了個眼色。
齊妃面色一沉,卻沒跟過去一樣不屑一顧,而是看向自己的女兒懷恪。
已經十五歲的懷恪,身形瘦削,面帶輕愁,被額娘瞪了第二眼,才心下嘆了口氣,站起身來走到大殿中央。
「皇阿瑪,女兒還沒賀您御駕親征大勝歸來呢。」
「女兒和弟弟妹妹們著實高興,在皇阿瑪的治理下,大清必定河清海晏,願我大清國祚綿長,盛世久安!」
二公主嘎珞才四歲,被奶嬤嬤輕輕推了一下,略膽怯地站出來,磕磕巴巴也跟著說吉利話。
「皇阿瑪勇武,女兒祝大清在,在皇阿瑪的帶領下,永遠旗開得勝!」
同樣四歲,只比二公主大半歲的三阿哥弘旭,說話要利落多了,而且聽得出已經啟蒙。
「兒臣聽聞百姓對皇阿瑪的交口稱讚,夜裡都笑醒了好幾次,能得皇阿瑪為父汗,實為兒臣之福。」
「兒臣必以皇阿瑪為表率,勤學苦練,哪怕只得皇阿瑪半分神威,也要為我大清開疆拓土,護萬民安康!」
年紀最小的四阿哥弘晏,輕輕咳嗽了幾聲,略有些青白的小臉兒,迷茫地轉向瓜爾佳常在。
瓜爾佳常在鼓勵似的沖他微微點頭,四阿哥便沖了出去,站在了二公主身邊。
他聲音雖虛弱,卻是所有皇嗣里最大膽的,「皇阿瑪,兒臣也要跟您一樣厲害,您教我們好不好?」
他拉起二公主的手晃了晃:「二姐姐……還有大姐姐,我們都要學,將來替父從軍……護,護百姓安康!」
殿內響起一片輕笑聲,蘇常在擔憂地掃了瓜爾佳常在一眼,緊緊捏著帕子不敢吭聲。
倒是允禟笑著開口調侃:「好侄兒,你跟著學本事也就算了,怎麼還要拉著兩個姐姐受風裡來雨里去的那樁罪呢?女子可上不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