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嘆了口氣,「當年烏雅家為何傾其所有,叫我入宮伺候太上皇,我早與你說過,是高僧跟你達瑪法說我有鳳命,我生下的孩子,以貞為名,貴不可言。」
「高僧不曾說是哪個字,開始我以為說的是你四哥,可他卻胳膊肘往外拐,絲毫不惦念母子兄弟親情,反覥著臉去捧佟家的臭腳,這些年叫咱們母子受了多少委屈!」
此事在胤禛登基之前,太后並未告訴過任何人,烏雅家知情的人哪怕夢裡都閉緊了嘴從不外傳。
因為再蠢的人都清楚,此事一旦被人知道,她烏雅瑪祿在宮裡將寸步難行,還牽扯與太子爭搶皇位,被人知道了就是個死。
胤禛的出生毫無異樣,允禵出生的時候,卻電閃雷鳴,狂風呼嘯,叫她生得格外艱難。
但這孩子落地後,沒哭幾聲就睜開了眼,聽著外頭的嚇人動靜,反倒嘴角上揚,明顯不尋常。
她認定允禵才是高僧說的那個貴不可言的孩子,比起能自己撫養的孩子,胤禛這不孝子自然入不了她的眼。
從一開始,太后就放棄了胤禛,想方設法叫太上皇選了禎字為她的十四做了名字。
對外太后直說是對胤祚的死心有餘悸,非要代表著吉祥預兆的字,壓著小兒子的命,叫他長命百歲。
這字與江山社稷毫無干係,康熙也不曾在意,有了太子以後,這禛和禎字的忌諱也沒那麼要緊,便同意了。
連允禵一開始都以為自己的名字是額娘對自己的疼愛,直到他十歲那年跟隨康熙北巡,去盛京祭太宗皇帝。
允禵從小受康熙寵愛,性子也特別野,自個兒帶著小太監偷偷離開盛京皇宮,出去『微服私訪』,偶遇了一個老和尚。
那老和尚看著他格外震驚,非要拉著他到死巷子裡說話,引得跟隨的小太監差點以為老和尚是個人販子,想喊人。
允禵清楚記得,在自己的警惕中,那老和尚呵呵笑著搖了搖頭,以快得叫人反應不過來的速度,只輕輕點了兩下,小太監就暈倒了。
即便以允禵的大膽,到底還是個孩子,也嚇得差點飆淚。
老和尚大概是怕引起人注意,見他噙著淚,便不再上前,只無奈地留下幾句話——
「施主身具紫氣,命格貴不可言,卻隱見兄弟相爭,此消彼長,更消磨了血脈之福。」
「若施主想保住命格,當知命、從命、惜命,萬不可衝動,若迷了心竅,恐陡生變故。」
「貧僧與施主祖上血脈有緣,舍了壽數贈施主六字真言,萬不可忘,萬不可忘啊!」
隨後那老和尚道了聲佛號,轉身就走,很快身影就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過後允禵回到北巡隊伍里,立刻就跟太后派出來伺候他的周姑姑說了。
那位周姑姑,也就是如今的周嬤嬤當即派人去找那高僧,只是再也沒找到高僧的蹤跡。
*
等允禵回京後,德妃讓阿瑪以盛京為中心點,下力氣仔細去搜。
卻只聽聞,有位遊方和尚在允禵遇到高僧之後的兩日,就在盛京皇家寺廟裡圓寂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