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姒的出現,讓楊氏心慌。
那時,楊家重臣先後離世,家中子弟不肖,難當大任,家族式微。
高宗動了廢楊立崔之心。
江錦書聽顧有容說到此處,便已明白,想必是楊家害怕是以謀害了崔姒。
誰料顧有容的下一句便打破了江錦書的想像,她道:「但楊家是不敢動手的。」
「此時動手,成也便罷,不成,滿門皆死。」
然就算楊家有心無膽,也會有人去做這件事。
果不其然,崔姒薨逝,高宗哀慟,欲追封皇后,直至群臣上諫,以「天下豈有生死兩皇后故事?」為由駁回詔書。
崔姒喪事後,高宗震怒,徹查此案。
有人故意將此嫁禍皇后,將髒水潑到了楊文蘅的身上。
「楊文蘅尚宮掌六局,這件事無論是不是她,她都要承擔這個罪,給崔姒陪葬。」
「楊文蘅在麗景門推事院受盡刑罰,也斷未牽扯皇后。」
「那時,東昌公主奔走呼號,跪在高宗前一日一夜,高宗也未容情,後來東昌去求皇后,皇后不發一言,擺明了不想牽扯進此事,楊氏更不可能去管。」
殿外跪了一日一夜,因此東昌公主腿上有疾。
「那時最想讓楊文蘅死的是她的骨肉血親,而最想讓她活的卻是她的讎敵。」
畢竟,楊文蘅只有活著,才能牽扯到皇后的身上。
崔家在此事上尤為賣力,恨不得將楊文蘅剝皮抽筋,逼她說出皇后的名字。
江錦書有所觸動,不禁問道:「那最後呢?」
「東昌求遍諸家,無人肯施援手,也只謝玄凌出言勸了高宗一句。」
一個空有寵愛而無實權的公主,又值得誰去幫呢?
「最後楊文蘅獄中自殺了。」
「高宗猶不解恨,將楊文蘅的屍首凌遲,以藁席相裹拋之荒野。」
江錦書握住衣袖,道:「是以,阿娘如此恨崔家,是嗎?」
顧有容笑笑不語。
東昌公主自那之後,拉攏朝臣,結成朋黨,高宗崩殂後,是東昌公主親自將兄長扶上皇位,由此權勢愈盛,以謀逆之名,借睿宗的手屠盡清河崔家的嫡支血脈。
崔知溫已然算旁系,亦被東昌公主以無禮之罪打入御史台獄,磋磨數年。
當年的事也已過去,只是人心上的事從未過去。
無數次的午夜夢回,齊令月多次懊悔,假使當初她能有如今的權勢,楊文蘅還會殞命嗎?
只可惜,無人能回答她。
第077章 鐘鼓清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