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1 / 2)

然而,王爺不顧家,蕭秋折又常年在外奔波,府中必須有人掌事。如今他擔子越來越重,親王府內又紛爭不斷,他將晚青妤請來,確是一個明智之舉。

但願二人不只是利益結合,也能顧念些情分。

方於心中思緒萬千,不知不覺已隨晚青妤到了膳廳。他恭敬道:「少夫人,公子讓我將親王府的帳簿整理了一遍,待您用過飯後,我帶您到帳房查看。」

查帳是正事,晚青妤昨日便想去帳房瞧瞧,但蕭秋折未發話,她也不好貿然前去,畢竟那是親王府的私密之地。

晚青妤點頭應道:「好,你且稍候,我很快用完飯。」

晚青妤匆匆用過早飯,便隨方於前往帳房。

帳房內有一位管事的,名為劉科,是蕭秋折前不久親自挑選的人。蕭秋折為防止假公濟私,常調換帳房人員。即便這些人皆是他精心培養的,但仍防不住出紕漏。

劉科頭腦靈活,待人和善,見晚青妤到來,恭敬行禮。

晚青妤步入帳房,只見房內布置井井有條,正中央擺放著一張厚重的實木方桌,桌上整齊碼放著各類帳本,每一本皆用麻繩仔細綑紮,標籤上工整地寫著年份與帳目類別。

帳房一角矗立著一個高大的榆木柜子,櫃門半掩,裡面塞滿了一摞摞地契、房契,以及一些重要的往來書信,皆是親王府資產與經濟往來的重要憑證。

牆上掛著一幅巨大的帳簿圖,密密麻麻地記錄著王府每月的收支明細,紅筆、黑筆標註的數字相互交織。

晚青妤被這幅圖吸引,目光落在其中最大的一筆開銷上,不禁蹙起了眉頭。

這是一筆親王府的生活開銷,主要是府中人的吃穿用度,每月竟高達八千多兩。

晚青妤心中錯愕。她家太保府上下二十幾口人,每月開銷不過一千兩,親王府竟能花八千兩。即便人口再多,吃穿再好,也不該有如此大的差距。

她順著往下看,找到了自己的那一份,上面寫著:少夫人每月銀錢一百兩。

蕭秋折確實每月給她送一百兩,但到她手中卻只有十兩。

此外,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開銷及僕人的月錢,加起來每月竟花費一萬五千兩。

這般開銷著實驚人,蕭秋折累死累活養這一大家子,實屬不易。

晚青妤轉向劉科,問道:「這些全是開銷,可有收入明細讓我看看?」

劉科引她到木櫃前,取出一沓收入明細遞給她,恭敬道:「這是近三個月的收入明細,請少夫人過目。」

晚青妤翻了翻,只見上面記錄著大梁莊、銀莊、半莊、瓜園、果園等收入,卻未見府中在朝人員的俸祿明細。

她疑惑地問:「府中無人交貢月銀嗎?總不能只出不進。」

劉科回道:「回少夫人,沒有。這幾年府中除了王爺和大公子,無人有其他收入。二公子雖在吏部當值,但所收俸祿皆交給了江側妃。他們側妃院裡有自己單獨的帳簿。」

「單獨開帳?」晚青妤眉頭微蹙,「那他們平日裡的花銷呢?都是從這兒支取的?」

劉科點頭:「正是。他們每月會來領銀子。」

「那王爺的俸祿呢?」晚青妤又問。

劉科搖頭:「王爺的俸祿從未納入王府帳中,具體如何分配,老奴不知。」

「蕭秋折的呢?」晚青妤繼續追問。

蕭秋折作為親王府的嫡長子,這幾年在朝堂上風生水起,所積累的財富自然豐厚無比。雖未必能與親王府的百年家底相提並論,但也絕不會遜色太多。

劉科恭敬回道:「大公子的俸祿與賞賜,也未曾納入王府帳中。」

晚青妤眉頭微蹙,疑惑道:「所以,整個親王府的開銷,全靠這些宅田和銀莊支撐?」

劉科點頭稱是。

晚青妤心中愈發不解,低聲問道:「蕭秋折為何不管這些?」

方於在一旁接過話頭,解釋道:「公子朝堂事務繁忙,實在無暇顧及府中瑣事。這些年,他大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府中人不做得太過分,便由他們去了。」

晚青妤聞言,心中瞭然。偌大的親王府,僅憑蕭秋折一人,確實難以周全。

她目光掃過帳房,道:「這裡的帳簿我會一一查看。煩請劉師父先將這幾年的收入明細都拿來,我需細細核對。」

劉科知她是蕭秋折請來管事的,不敢怠慢,連忙應道:「是,少夫人,我這就去取。」說罷,他又小心翼翼地問:「可需要我找幾個人幫您做筆記?」

晚青妤搖搖頭,走到桌前坐下,回道:「不必,只留方於和玉兒便好。」

其他人,她信不過。

方於被點名,有些緊張地搓了搓手,低聲道:「少夫人,我腦子笨,萬一做錯了可怎麼辦?」

晚青妤微微一笑,語氣溫和:「你跟著玉兒做便是。從前在晚府時,都是玉兒幫我打理帳目,她熟門熟路,你跟著她不會出錯。」

最新小说: 農門小王妃 我不做亡國公主(穿書) 春色滿汴梁 從龍蛋開始風靡全星際 琅環鎮人魚事件 手機里蹦出只小貓 全宇宙唯一的人魚 貓薄荷O替嫁獵豹元帥 覺醒者聯姻指北 污染物偽裝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