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姥姥和李姥爺早年從農村出來,生活簡樸,嫌棄城裡菜貴,就到處找可以種菜的地方。別說,還真被他們找到了,那塊地是屬於部分拆遷但是還沒有開始蓋樓的地方。因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區面積不斷擴張,不少農村都被圈進了拆遷的範圍。很多地產商秉著先占地再說的念頭廣撒網,導致部分土地開發沒有跟上去,閒置好幾年。李姥爺他們就去那裡種菜,別說,一小塊地能收穫很多,除了給小兒子家裡,日常惦念的就是女兒家了。
「我們現在走得動,你擔心什麼,文文要高考了,吃點自己種的蔬菜,接地氣。」李姥爺一揮手,截斷了自己女兒的嘮叨。
「好了,我走了,家裡還有一堆活呢。」李姥爺送完蔬菜,打算直接走了,臨走還囑咐錢一文認真學習,多吃點好吃的。
看到這麼健康的姥爺,錢一文想,真好。後面要時常關心姥爺的身體,叮囑他生病了就要早點去醫院,不能拖著,否則很容易拖成大病。上一世就是如此,一場大病讓他的身體整個都垮了,人一下子瘦了十幾斤,精神也不好了。
想到這樣那樣的遺憾,錢一文想,能夠改變一些事真的太棒了,而自己重生在這個時間段,是不是也是代價呢。
第5章 高三進行時(4)
禮拜天,本來想多睡1小時的錢一文,悲哀地發現自己青春的生物鐘太強大,準時6點醒來。
悄悄地刷好牙,發現媽媽沒有起床。畢竟難得的休息天,她大概也睡過頭了。
於是錢一文打算從玄關的抽屜里拿些零錢,去買早餐。對於沒有行動支付,真的有點不習慣。現在付錢可麻煩了,每家每戶基本都會有一把零錢。
錢一文家專門放零錢的抽屜里不僅有50元,有5角錢這黃燦燦的硬幣,還有很久沒見的1角錢,輕飄飄的。抓了一把零錢裝在零錢包,錢一文決定去買小餛飩吃,自己想吃,媽媽也很愛吃這個。
錢一文家現在的房子是她爸爸錢志強買的,作為老錢家唯一的大專生,他很有頭腦。結婚後就用自己的積蓄定購了一套70平的房子,每年還錢給單位。誰料沒幾年就出了交通事故去世,但因和工作有關,可以被認定為因公犧牲,這個房子就當成撫恤金賠給了李美心。單位考慮到她有女兒要撫養,每月還會定期打一筆錢。而也是因為這套房子,李美心只需要負擔女兒的學習和生活,再加上娘家不時貼補,母女兩生活得還不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走過一排排停車棚,因為有門,可以作為小倉庫。錢一文家的車棚子裡有李女士的自行車,還有錢一文的課本,從小學到初中都有。李女士總是捨不得扔掉這些,直到過幾年物業把車棚推倒,劃了停車位,這些書本才被賣給了垃圾站。
現在每家每戶的車棚就是一個個雜物間,各種捨不得扔的東西被寄存。誰能想到不到10年,自行車基本退出了歷史的舞台,而這些車棚也隨之消失呢。
而小區里熟悉的鄰居們也一個個搬離,或置換房子,或買了新房,將老房子租了出去。就像錢一文家,隔壁鄰居,樓上樓下幾乎都換了人。錢一文家的鄰居甚至把房子租了出去,租客來來往往,碰到好性子的罷了,最怕遇上年輕情侶。兩人嘻嘻哈哈,大半夜回來後,關門聲,沖馬桶的聲音,各種聲音輪番上陣。
老小區的隔音真的讓人深惡痛絕,物業更是形同虛設。錢一文因為年輕倒也可以忍受,錢媽媽本來睡眠質量一般,深受其害,及其影響生活。想到這,更堅定了錢一文換小區的決心。
小區門口,張記早餐店熱火朝天,讓人無比懷念的油煙味,「阿姨,我要二兩鍋貼,兩碗小餛飩,一根油條,打包。」
「喲,怎麼是妹妹來買早飯呀,真乖。今年要高考了?高材生肯定沒有問題,你媽媽也可以鬆快鬆快。」老闆娘一邊熟練地打包鍋貼,油條,一邊拉家常。老一輩做小生意的,講究的就是嘴皮子,不得罪人,和每個客人都能歡天喜地地聊天。
錢一文低下了頭,裝不好意思,果然老闆娘放過了她,又和其他客人聊起來了,說孩子,說學習,就連天氣都能聊很久,很有生活氣息。
等了10分鐘,小餛飩就好了,錢一文感覺嘴裡在分泌口水。這家的小餛飩百吃不厭,十幾隻小餛飩浸泡在豬油,紫菜,蛋皮,蝦米等組成的骨頭湯里,鮮美極了。錢一文最喜歡一口吃一個,再喝點湯,很是過癮。
等李美心起床,發現女兒正拎著幾樣早點進門。不由感嘆,女兒真的長大了,平時讓她幹家務要三催四請。這幾天倒是體貼的很,吃好飯還說要幫忙洗碗。哎,本來想和她說,你專心學習就是可以了,算了算了,現在她開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