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臨朝稱制的女子,哪怕輔佐的是親生兒子,最後都會成仇,何況趙沉茜和新帝是隔房的姐弟呢?
新帝掌權後,一棒子打死崇寧變法,廢除所有新政,貶謫所有趙沉茜重用的臣子,同理,只要曾經有人罵過趙沉茜和崇寧新政,就會被新帝予以重用。一國吏治是何等大事,新帝卻如此兒戲,而皇后宋知秋因宮女出身,根基淺薄,也在朝中大肆拉攏親信。
一時間,阿諛奉承、投機取巧之輩紛紛加官進爵,看不慣皇帝全面否定新政而耿直進諫的臣子卻被打成新黨,輕則貶職,重則丟官。朝中掀起了以清算福慶公主黨羽為名的黨爭,搞得烏煙瘴氣,他們忙於內鬥,卻忘了外敵垂涎中原已久,北梁人趁著燕朝內耗,一舉發兵,一路勢如破竹。皇帝被嚇怕了,慌忙丟下都城,帶著眾多宮女妃嬪南渡。
皇帝跑了之後,權貴們心也散了,紛紛棄城而逃,汴京有兵無將,燕太祖和容峻精心設計的彎曲連通、可攻可防的汴梁城牆,竟然都沒有派上用場,城便破了。
但凡諸奕或容家舊部任何一個人在,何至於此?然而,「諸奕」們被逼辭官,何嘗不是燕朝一代代皇帝有意推動的?他們將帝王猜忌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早已悄悄邁上了亡國之路,北梁人的到來,無非催化了這一切罷了。
「沒人可憐皇帝,丟了都城和北方大片國土,他就是碎屍萬段也難辭其咎。」奚檀思及汴京,長長嘆息,「偏偏他們這些罪魁禍首在國師的保護下,毫髮無損,那些衣冠後人雖然丟了家產,但渡江後還有官做,只是可憐了汴京。太祖的苦心營建,百餘萬汴梁百姓的經營積澱,多少工匠傳承百年的心血,就這樣毀在北梁人的燒殺擄掠中了。」
容沖也跟著長嘆:「是啊,只是可惜了汴京。」
事已至此,他們除了悲嘆遺憾,還能如何呢?容澤看著容沖的表情,正要詢問福慶公主的下落找到了沒有,奚檀卻輕輕按住他的手,微微搖頭。
有些話,既然當事人沒說,就不必問了。容澤想到容沖這些年的狀態,心裡嘆了口氣,默默將話咽下。
容家和趙家共同建朝,之後趙家在朝稱帝,容家在野降魔。容峻和太祖一同打江山,兩個人是過命的交情,兒女也放在一起長大,感情甚好。在前兩代,容家和皇室從未生過齷齪,但隨著皇室更迭,到了容復這一代,隔閡便漸漸產生了。
容復早就看出了隱患,所以他積極和皇室修復關係,容澤剛成年,他就將長子送去汴京,貼身護衛皇帝。在容復看來這是示好,容澤是他們夫妻第一個孩子,傾注心血無數,武功雖然不算頂尖,但性情、心智、耐性都是一流,讓容澤去訓練禁軍,睡在宮城裡該是何等安心。
第二個兒子容沐看似溫文爾雅,其實是個犟種,犟得要命。容復一怒之下將二兒子扔去軍隊,打算好好磨一磨容沐的脾氣。沒想到容沐卻在軍隊如魚得水,帶領隊伍屢立奇功,昭孝皇帝大喜,封容沐為振威將軍,駐守北門戶金陂關。
他們夫妻千盼萬盼,結果又生了一個兒子。容沖集結了兩個兄長的缺點,既犟,還刺頭,且極其不聽話,長子在京護皇城,次子在外守邊疆,一家人分隔三地,數年難得一見,容復夫妻便不再強求小兒子,只望容沖能平平安安長大,將來留在山上娶妻生子,承歡膝下,做個幸福的普通人,也不枉他們夫妻奔波半生。
但容家人娶妻,也不是想娶誰就娶誰的。前些年境況好些,比如容復還可以隨自己心意,但到容沖這一代就不行了,必須要和皇室聯姻,以示忠誠。
長子容澤常年留在汴京,已娶了汴京一位小官的女兒,雖然岳父官職不大,但勝在書香門第,門風清正,楚蘅很滿意奚檀,他們夫妻不在汴京,很多場合都要靠奚檀代容家出面,而奚檀也玲瓏心竅,事事妥帖,斷沒有停妻另娶的道理。次子容沐是個犟種,遠在邊關,他們夫妻管不了一點,更別指望容沐能乖乖聯姻。那麼和皇室聯姻的重擔,只能落在容沖身上。
容沖最開始還不願意,然而去了汴京後,對昭孝皇帝的大公主一見鍾情。雖然不是計劃中的二公主,略有些尷尬,但只要大方向是對的,容復夫婦和昭孝皇帝都樂見其成。
容復以為,這是一樁雖然目的明確但結果美滿的良緣,他並不知道,在昭孝皇帝看來,容家積極和皇室修復關係的舉動,都是另一番模樣。=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