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繁英贊同這一觀點:「不納進宮,他就感覺自己輸了。但同姓不婚這一點,怎麼弄?」有點太高難度了!
林玄禮:「啊?你問我?管我什麼事。六哥心裡還覺得他姓趙呢。搶過來也不是什麼壞事,她丈夫一結婚就冷暴力,才氣不如娘子,不就近拜師,拜師了還可以玩倫理哏。還一天天橫挑鼻子豎挑眼。朱妙端寫的詩天下傳誦,他寫的詩不出縣城,氣的,嘿嘿,廢物玩意。」
王繁英:「……別把人家逼死了。」
「不會,我派人去跟她說了事情利弊。」熱心的CP粉說:「我最近幫他幹了不少工作,讓他有精力去和大臣掐架。嘿嘿,六哥叫錦衣衛整理出同姓結婚的官員名單,準備出大招。還真不少呢。」
大招一出,群臣中固然有人願意休掉兒媳、趕走女婿,但不是人人都願意,他親兒子和親孫子都未必願意。只能無可奈何的低頭。
又舉例說李世民的後宮裡有一位李妃,並不耽誤唐太宗成為萬世楷模。
朱妙端身不由己的進宮,被封做賢妃。
趙煦大肆宣揚了一下寡婦改嫁的必要性。
問題是朱妙端並不是寡婦,現在也沒有什麼人還在乎她並不是個寡婦。
而一直只抓社稷大事、催生但不干預私生活的于謙正式成為丞相,至於一直以來都堅決支持皇帝的藍路以三十五歲年紀入閣,成為整個大明最年輕的閣臣。
趙煦眼看一切都隨了自己的心意,這才提拔了幾個之前一直堅決抗議,但因為做人做事完美無缺,就被扔到外面去當縣城主簿的官員回來當御史、當兵部侍郎,讓你們監察百官沒讓你們盯著朕。朝臣們同氣連枝的格式必須得變一變,他們要來斗皇帝?想得美!
御花園中和弟弟推杯換盞,遠處假山後有竹笛琵琶伴奏:「現在什麼都好,唯獨表彰節婦沒什麼必要,也有點過分了,還是唐宋朝時期對節婦的要求比較好。」
唐朝時婦女被侵犯後砍死對方,算是很牛逼的節婦,如果沒這個武力值去報官也還算不錯。宋朝的時候表彰一下殉情的,不推崇,主流建議寡婦改嫁。
當前請封節婦的奏本中,顯然很推崇失貞就自殺,喪夫就守寡一輩子,對寡婦改嫁指指點點,這不僅可憐、對世風沒有幫助,還很耽誤人口。妖怪剛剛吃了那麼多人,怎可耽擱!
林玄禮舉杯:「移風易俗,重建中書省,整頓朝廷,好一招一箭三雕。」
趙煦深有得色:「兩年時光而已,做的這幾件大事,才好慢慢的整頓邊軍屯田。你看藍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