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徐夫人垂了眼帘,低嘆一聲,「我出身小戶,很多事上都幫不上忙,外子近來十分忙碌,秋日又燥,說話聲音都啞了……」
「聲音啞?」阿薇笑了起來,「夫人喝的這果茶是我家那裡用的方子,最適合秋日,潤肺沁嗓還開胃,夫人若不嫌棄,我寫方子給您吧?您回去也煮給您家大人喝,用料方便、效果好。」
徐夫人忙應下來。
阿薇起身,讓青茵備了紙筆,將記下來的方子落於紙上。
徐夫人仔細看了,用料、煮法都在上頭,很是細緻。
「果真不複雜,」她道了謝,「我回去煮給外子試試。」
阿薇又拐著彎問了些狀況,臨近中午,起身送客。
人走了,她踢了鞋子倒在椅子上,仰著頭閉目養神。
青茵沒有打攪她,自出去洗筆。
聞嬤嬤這時才回來,走到阿薇身後:「怎樣?」
「忒不要臉的東西!」阿薇沒有睜眼,嘴上道,「明明是三個人,在她嘴裡愣是沒有姑母那麼一號人物,果然,還是得被刀懟著才會說真話。」
聞嬤嬤失笑,用手替她按壓太陽穴,打趣道:「那姑娘用刀懟她。」
阿薇放鬆下來:「早晚的事。」
報仇,和做菜一樣。
炒爆熘炸、燒燜燉熗,十八般功夫,樣樣都能出好菜。
虛以委蛇、威逼利誘,各種辦法,討的就是一句真話、一個公道。
「嬤嬤,馮正彬不會忘了那果茶味道吧?」阿薇輕聲問,問完後,自己搖了搖頭,「忘了也不怕,再讓他想起來,嚇死他!」
第29章 只要嘗過都會有印象
青茵捧著筆硯回來,迎面見聞嬤嬤走出廂房。
聞嬤嬤也瞧見了她,比了個噤聲的手勢,這才走到青茵邊上,壓著聲道:「姑娘乏了要小睡一會兒,你擺放東西動作輕些。
我去問伙房師父買些素菜,姑娘睡醒就能吃了。
你仔細看著姑娘,把那爐子點了火,我回來就做。」
青茵聽話點頭:「嬤嬤,只一個爐子,也沒有家裡那些用具,做出來的東西姑娘愛吃嗎?」
「煮個湯還是夠用的。」
青茵靦腆笑了下:「嬤嬤剛去哪裡了?
先前姑娘與一位來過我們府里的徐夫人說話,我不曉得她什麼身份,也是頭一回待客,怕失了禮數。
還好我們自己帶了果茶來,若要我泡茶給客人喝,定是要丟人的。」
「泡茶不難,我空閒下來教你,」聞嬤嬤頓了下,露了幾分尷尬神色,「晨起貪嘴吃了些涼食,先前不太舒適、稟了姑娘就走開了。」
青茵恍然大悟。
難怪在殿前廣場,聞嬤嬤與姑娘附耳說了話之後就走了。
腳步匆匆的,險些碰著人。
屋裡。
阿薇淺睡兩刻鐘,閉著眼睛醒盹,喚醒她的不是清淺的檀香,而是窗外傳進來的豆腐湯的味道。
金家千嬌萬寵的小糰子,縱出來一張挑剔嘴巴。
哪怕去了中州,吃食依舊精細,直到她被聞嬤嬤抱著出逃。
聞嬤嬤身上有銀錢。
姑母給的,父親又急匆匆兌了不少銀票,金額大小各不相同,戶名儘可能七零八落,斷不能與金家扯上干係。
可畢竟匆忙,聞嬤嬤擔心有不周全之處,最初時候她們不進城、不去錢莊,靠著嬤嬤貼身藏的幾錠銀子兌成銅板,行走鄉野。
阿薇再小、也明白天翻地覆,豈會為了一口好吃的與嬤嬤作?
那時吃的最多的是各種菜豆腐湯。
鄉間與人幾文錢,買一塊豆腐一把菜,買點兒地瓜或米麵,只需借一個小爐子就能做飯了。
她們是往南尋親的祖孫倆,聞嬤嬤收著手藝、一鍋燉煮,全然不敢讓人看出她對各種香料調味熟稔。
如此走了三個月,離中州遠了,風頭也漸漸小了,她們才進了座小縣城。
尋家飯莊,聞嬤嬤給阿薇點了一桌子的菜。
阿薇只嘗了個味。
一來,她再克制也不過六歲,生活突變、顛沛一路,病過幾場,人虛得很。
二是幾月里吃慣了清淡的菜豆腐,大魚大肉反而膩了。
聞嬤嬤很是心疼她,等她們能在一鎮子裡落腳後,給她做各種京中吃食,全是她幼時家中味道,費了些工夫把她養回來。
但時不時的,阿薇也會想吃菜豆腐湯。
不用什麼花里胡哨的調味,就是最簡單的一鍋湯,一點點鹹味足矣。
吸了吸鼻子,阿薇翻了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