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氣便也跟著輕鬆下來,她道:「王爺現在該想的是,我們何時動手,何時讓一切回到正軌。」
第234章 你的刀是不是鈍了?(兩更合一)
對一國之君下手,說難很難,說簡單,卻也並非全無思路。
阿薇堅持親自動手。
「王爺想著是把聖上氣倒,這確實是個好主意,但不可控,」阿薇道,「我能控住,不到徹底傷命的地步,但偏枯、難言。」
沈臨毓聞言,眉頭一皺:「你是說……」
阿薇沒有多解釋,沈臨毓亦沒有追問,兩人算是心照不宣。
「你既能在吃食里下那樣的藥,已經是親自動手了,」沈臨毓道,「並不一定要自己去御前……」
阿薇搖了搖頭。
「聖上會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承認巫蠱是一樁冤案,甚至是他親手製造的冤案嗎?」阿薇知道答案,所以自問自答,「他不會,我卻很想聽。」
話已至此,沈臨毓便也不再勸了。
「你是姑娘家,手無縛雞之力,他以為你是定西侯的外孫女,便不會對你多有防備,」沈臨毓整理著思緒,「但入口的東西,他還是會謹慎。
毛公公可以幫你,只要先調開海公公。
而且,你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面聖理由。」
而這個理由,便是沈臨毓需要替阿薇安排妥當的。
兩人閉門說了足足兩個時辰,前後考量許多,才算是敲定了辦法。
「人算不如天算,」阿薇舒了一口氣,道,「你放心,該隨機應變時,我會小心應對。」
沈臨毓並不擔心阿薇的應變能力,只是,在動手之前,他這兒還有不少事需要安排。
翌日。
李崇依舊被困在長公主府,沈臨毓早早上朝去。
他交出腰牌的事,各處已然得了消息,按說今兒永慶帝也會明確此事。
但趕在這之前,沈臨毓先行發難,上奏「巫蠱冤案」。
榮王爺依舊是個嘴硬的,但李巍交出來的名冊和證據,已經足夠沈臨毓先敲一段行軍鼓了。
「人是我圍的,府是我抄的,事情總得有始有終。」
「我只是往後不擔鎮撫司指揮使了,又不是不讓我議政,查到了不法事,自然要指出來。」
「榮王指揮著八殿下,與五殿下聯手,誣陷太子,以致那麼多忠義臣子蒙難,罪無可恕!」
「又有安國公、岑文淵那樣為一己私慾,落井下石,讓功勳老臣名聲盡毀、滿門抄斬,多少優秀人材折戟。」
「聖上這些年總是講朝中老人力竭、新人出不來,不正是十年前的巫蠱案,傷到了根基嗎?」
沈臨毓一開口,根本不管龍椅上永慶帝鐵青的臉色。
岑文淵臨死前交代的內容,章振禮那手以假亂真的金體,並收繳上來的捲軸,這些東西早幾個月還藏著掖著,現如今一股腦兒全拋了出來。
以至於朝臣中有些不那麼敏銳的,後知後覺醒悟過來。
查科舉舞弊,查錢莊亂帳,並上什麼以庶充嫡,說透了全是衝著巫蠱去的。
是衝著為廢太子翻案去的。
殿上,有竊竊私語聲,卻無人站出來與沈臨毓對話。
不管是贊同還是反駁,誰會在這當口上出來當個顯眼的蠢貨,讓永慶帝記上一筆?
沒看聖上的面色,已經青得發紫了嗎?
定西侯亦是眼觀鼻、鼻觀心,並非他在這事上慫了,而是沈臨毓私下與他打過招呼,讓他好好杵著作蠟燭。
雖不解其意,定西侯還是依言行事。
早朝,結束在永慶帝的拂袖而去上。
他沒有對巫蠱案有任何評點,就這麼從大殿龍椅上走下來,腳步停駐在沈臨毓身邊,陰沉沉地看了他好幾息,留下一句「朕當真生了幾個好兒子」後,頭也不回地走了。
沈臨毓是個「得寸進尺」的。
或者說,他必須在永慶帝那兒添柴倒油。
他追去了御書房。
在永慶帝發了一通火之後,沈臨毓退出去外頭跪下,一副「懇請聖上徹查」的堅定模樣。
海公公出來看了好幾回,最後愁眉苦眼回去御前。
「他要跪就讓他跪!」永慶帝罵道,「別以為朕不知道他是存心的!朕昨日就說了,他就是想氣死朕!」
海公公惆悵著道:「您知道的,再跪會兒,長公主得了信就……」
「讓她來!」永慶帝拍了下大案,「別以為她是朕胞妹,朕就會萬事都順著她!看看她養的好兒子!無法無天,真是無法無天!」=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