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從珚緩緩落下眼睫。
三月份,柔然出使鮮卑,拓跋驍其實考慮過出兵助他們,可襖娜的跋扈觸怒了他,最終談崩了,當然,也怪柔然自己搖擺不定不肯給出誠意。
匈奴跟柔然交戰,對鮮t卑來說是個不錯的時機,這時去攻匈奴的話他們大概率難以應付,可偏出了慕容部的事,接著又是可地延尋的叛亂,直至現在,反叛的風波雖已過去,依舊還要加強警惕,以防死灰復燃。
拓跋驍當然不怕匈奴,但現在要考慮的是值不值得他出兵。
他這兩年對外擴張的意圖並不明顯,主要還是積攢鮮卑實力,加強內部統治。
私心來講,姜從珚是希望他出兵攻匈奴的,繼續放任下去,匈奴的實力越來越強大,中原或許仍逃脫不了被葬送的命運。
可她又想,梁國就算能暫安一兩年,又有什麼意義呢,梁國自己立不起來,終究還是會走向覆滅的,只是底層百姓在受難而已。
拓跋驍召集手下商量了兩日,最終決定派支兵力去試探一下,正在調兵,卻在這時又傳回消息——
烏達鞮侯趁著匈奴攻柔然時聯合支持自己的貴族趁其不備發動兵變,攻下了匈奴王庭,殺死了可汗和其餘王子,還假傳老可汗的命令殺死了在外征戰的大將軍逐日屈,匈奴軍陷入一片混亂,他趁機安排自己人接管了五萬匈奴騎兵,等到眾人反應過來發現真相時已經晚了,烏達鞮侯已經把持住王庭和大部分軍隊。
接著他又大肆宣揚,說他登上王位後就立刻南下,只要跟隨他,將來就能擁有數不盡的財富、糧食和女人。
這兩年匈奴日子不好過,內部沒辦法解決便只能向外擴張,上半年老可汗決定去攻柔然而不是打梁國已經叫人不滿了,打到現在,他們確實從柔然搶了些牛羊和土地,但這點東西塞牙縫都不夠,他們心心念念的依舊是富饒肥美的中原。如今烏達鞮侯承諾南下,正好順應了大部分匈奴人的民心,便順水推舟承認了他的可汗之位。
烏達鞮侯能力突出,除了拓跋驍,從沒遇到過敵手,他所率領的匈奴鐵騎踏遍了周邊部族,西域小國更是一直活在他巨大的陰影之下,匈奴人很是認可他的本事。
在拓跋驍這裡受了逼跳黃河之辱,他死死壓住恨意,蟄伏了一年多,終於抓住機會奪得了王位。
匈奴內部權力更替,停止了對柔然的進攻,柔然暫時得以保全,然而這對鮮卑來說,並沒有比先前的情況好多少。
從今往後,草原上最驍勇的兩位雄主將要正式對決,開啟他們爭霸天下的輝煌篇章了。
「烏達鞮侯才奪下王位,匈奴王庭肯定還亂著,我們趁這個時候殺過去豈不是正好?」賀蘭虎提議。
拓跋驍思索過,最終否決了。
現在剛進八月,九月份時北地就會下雪,到時天寒地凍,極不利於作戰,他也並無十成的把握能在短短一兩月內完全擊敗匈奴。
只是為了打一戰的話並沒有太大意義,反而是對鮮卑的消耗,尤其今年的內亂已經消耗許多兵力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理由。
烏達鞮侯說要南下打梁國,不管是匈奴還是梁國拓跋驍都沒好感,這兩家要是鬥起來,他倒是很期待是個什麼結果。
姜從珚隱約察覺到男人的想法,卻沒辦法勸什麼,不說事情還沒發生,就算烏達鞮侯真的南下了,拓跋驍不去救也是情理之中。
現在三方勢力都處於一個十分微妙的平衡點,一旦誰主動打破,接下來的局勢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不可收拾,歷史的滾滾潮流似乎已在天際露出少許浪花,正朝著所有人奔騰而來。
外部局勢動盪不斷,內里的日子還在繼續。
今年的收穫比去年大得多,尤其土默川產出了三百萬石麥子,很是囤積了一波糧食。
鐵弗等部今年才墾了田,產出較少,卻能跟放牧持平,這就給了當地人信心,明年繼續種田的話,糧食只會多不會少。
這樣一來,就算明後年天氣惡劣,鮮卑也能靠著這些糧食過活。
除了糧食,煤礦鐵礦也有了進展,勘探隊探出幾處富礦,讓人仔細考察後,制定了細緻的開採方案,現在召集人手已經動工了;各個作坊也在不斷擴建,尤其是木工和泥瓦匠,簡直供不應求;造紙印刷也在如火如荼地發展著。
拓跋驍正式宣布推行漢字後,姜從珚按照人口比例要求各部送出幾十到上百不等的十歲以下的孩子來到王庭或是土默川習漢字,並且不許送奴隸,必須得是中等貴族家庭以上的孩子。許多人心裡並不願意,有人捨不得兒子,便取巧把女孩兒送過來,反正她只說了孩子,又沒說男孩兒女孩兒。
這倒是陰差陽錯。
姜從珚十分樂意,只要女孩兒的比例沒有超過六成,她照單全收。
眾人見狀,紛紛效仿,於是入學的孩子裡,女孩兒還比男孩兒多一點。
那些鮮卑貴族不會想到,她已經決定,將來各級任命和官職,她都會優先考慮會說漢語寫漢字的人。
王庭招收了兩千多個孩子,土默川招收了近千人,他們離開原本領地,在王庭也沒什麼親友,被姜從珚統一安排食宿。
她並不根據他們的部族分班,反按照年齡進行管理,最大的有十歲,最小的才五歲。
這些鮮卑孩子在家裡自在慣了,驟然來到學校,儘管姜從珚定製了校規,各種矛盾依舊層出不窮,還有不少不服管教的刺兒頭,讓她很是頭疼了一陣。
出現問題就想辦法解決,吵鬧了幾個月,終究是穩定下來了。
涼州來的先生學識雖不錯,鮮卑話卻說得不夠利索,姜從珚把阿椿派過去管理,還從羯族中調了部分漢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