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上次你聽說那沈家人在南方蘄州也算當地望族,家中哥兒與女子又擅琴棋書畫,便說不如沈宣這個鄉下哥兒身份低微好用。」
「那時我哪知這個沈宣竟如此心野,實在是不好操控。」白氏有些懊惱的說道:「早知如此,倒還不如直接利用這沈家,倒是好過如今要將他們重新接入京中,還要再另想說辭了。」
第82章
蘄州,沈家老宅的大房沈老爺接到了一紙調令,命他入京任從五品戶部員外郎。
沈老爺長嘆一聲,去了沈家祠堂,對著祖宗牌位上了一炷香:「父親,自被老四之事牽連以後,托大皇子的福,沈家終於又有了起復之日!」
「這次沈家入京,必定光耀門楣,拿回所有屬於沈家的殊榮。」
三日後,沈家上下三房二十多口一起上車出發,朝著京城去了。
沈家老宅只留下了幾名老僕,和已經與當地望族成婚的幾房庶子。
沈家的車隊一共有十多輛車,除了主家坐在馬車上,還裝運著許多家私、財物,剩下的家僕們則在下面慢慢跟著行走。
這車隊走走停停,夜裡就去客棧留宿。直到七日以後,才到達京城附近。
沈老爺讓車隊停在京城郊外,又派了一名家僕入京遞了帖子。
一個時辰之後,便有人騎著高頭大馬過來接應,將沈家一行人帶到了京城東北面一處四進的宅子裡面。
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員,都是有專門安置的宅子的。
這處四進的宅子就是晉武帝給沈老爺安置的宅子,坐落在京城較為安靜的東北面,四周的鄰居都是與他差不多品級的官員。
這宅子實在算不上多大,住上沈家大房一家倒還寬敞。可沈家這次是三房一同前來,這樣一處宅子,就顯得有些不夠住了。
沈家的車隊到了那宅子,幾房家眷從車上下來,看了那宅子一圈之後便道:「這宅子也實在太小了,與蘄州老宅不能比。」
「只有四進院子,三房一共二十多口人怎麼住得下?」
「我看是還得再賃一間宅子才行,還是趕緊去找牙人來問。」
……
這新宅子裡只有一個主院和東西兩個側院。
主院裡的好房間有五間,倒是夠住。住上沈家大房夫婦加上嫡出的從柏和從清兩位少爺,再加上庶出的從放和從謹兩位少爺也是夠的。
而東西兩個側院都不大,住了二房三房的夫人和老爺,還有嫡出的少爺們以後就有些擠了。
還剩下二房的嫡哥兒從瑜和庶子從敏,三房的庶子從耀和庶姐兒從歆還有庶哥兒從霜沒有地方住,便只能和姨娘們一起去擠差一些的後罩房。
他們往日裡在蘄州,都是各人有單獨的院子。如今到了京中自是覺得不便,難免抱怨了幾句。
沈老爺聽了倒是有些不愉,當場便拉下臉色說道:「京中不比蘄州,屋子價格貴上十倍有餘,賃宅子的錢誰來出?反正公中肯定是沒有那麼多錢的,誰覺得這宅子小了,大可以自己花錢搬出去住!」
沈家人這幾年縮在蘄州,名義上雖還算是名門望族,但家底早大不如前,公中是沒什麼產業的。
沈家人一聽沈老爺這話,便立刻噤了聲。誰不知這京中租房極貴,若是公中不出錢,他們幾房自是也沒那個錢出去住。這宅子雖小,但好歹也是京城的好地段,住得差些就差些吧……
待晚上各房收拾了住進屋裡,二房的嫡哥兒沈從瑜才十分生氣的一拍桌子說道:「真小氣,就分了我們這麼一間小房間,還沒有老宅里飛燕的屋子大呢。窗戶外面推開就是院牆,連棵綠樹也沒有。」
「噓,瑜哥兒你小聲點。」一旁伺候的隨侍飛燕和飛鶯連忙對他說道:「您隔壁就住著三房的歆姐兒和霜哥兒呢!如今你們可是在一個院子,當心被他們聽到了,去大夫人那裡告你的狀!」
「我是嫡出他們不過是庶出,如今卻是同樣的待遇,那能一樣麼?」沈從瑜翻了個白眼說道。
「再說了,這次入京。大老爺還不是要靠著我與薛家聯姻來拉攏靠山,怎麼也不知對我好一些?」
飛燕與飛鶯兩人聽得直冒冷汗,沈老爺上京之前的確是說了要從沈家的哥兒和小姐之中挑出一人,與侯府的世子聯姻,但卻並未指定是沈從瑜本人。
不過是沈從瑜見家中幾個子嗣只有他一人是嫡出,因此心中認定了自己便是那個被選中之人,就有些口不擇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