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算,那砂州修建碼頭,倒是讓他占了大便宜了!
唐大少爺心中原本那點埋怨早就消失,反而換成了一陣欣喜。
唐夫人觀望他神色變化,此時才對他說道:「那薛大人家中是侯門,這次又在砂州做出這番功績,日後肯定是要高升回京的!保不定就是陛下身邊的近臣!」
「你父親就是個死腦筋的,若是當日與他合作,也能得到好處,這番功業便直接算到你父親頭上,又哪裡會生出如今的事情?」
「與其在這邊發脾氣,倒不如趁機趕緊向那薛鳳麟低頭,與他重新合作。待他回京之後,也好在聖上面前為你父親美言幾句!」
「的確如此。」唐大少爺聽了,也贊同的點點頭道。
「此事我會去勸說父親,母親您與妹妹,倒是可以繼續與那薛夫郞交往,也好讓他在薛大人面前多提提你們,與薛家攀上些交情。」
又過了幾日以後,也不知唐大少爺與唐大人說了些什麼。
唐大人突然又在家中大擺了一場家宴,特地邀請了薛鳳麟夫夫過去。
這次沈宣與薛鳳麟剛剛到了唐家門口,便見到唐大人唐夫人和唐家大少爺等人早就一臉笑意的在門口相迎,態度如沐春風。
除了唐家三姑娘還在,往日裡那些大姨娘、二姨娘和底下的哥兒姐兒的倒是沒見到蹤影了。
唐大人客客氣氣的請了薛鳳麟吃席,宴中竟說自己已經提前上表了朝廷,為薛鳳麟在砂州的業績請了功。
此事事出突然,連薛鳳麟也吃了一驚,沒想到一向小肚雞腸的唐大人竟然會主動給自己向上請功!
不過唐大人這般客氣,他自是也不能不給面子。之後唐大人再與他相商砂州彭州合作之事,薛鳳麟便也拿出了自己早就想好了的意見。
他鼓勵唐大人在彭州廣修學堂,遍邀名師,培養文化氛圍。讓彭州成為東南海沿岸的文化之地,吸引向學之人前來。
那些學子們大多家中富裕,在彭州念書自也少不了消費。
按照這樣的方法合作,倒是能重振彭州經濟,失去的那一部分碼頭與商業上的稅收也就被抵消掉了。
第122章
薛鳳麟做砂州不過兩年多,卻是成效斐然,將砂州建設的有聲有色,連帶著周邊的建州與彭州形成了大晉東南海沿岸的一條富庶的經濟帶。
從砂州碼頭開放以後,砂州官府的稅收財政就日益增多,從出了名的貧困州搖身一變,成了人人嚮往的富庶之地。
不過區區半年,來往砂州的商客就比往年增加了十多倍。
而砂州的百姓也嘗到了甜頭,無論是種田的還是進廠的還是做小買賣的,都粘上了砂州高速發展的光。
收入翻了數倍不說,家家戶戶的生活也好了起來。一個個穿起了新衣,吃起了豬肉,家裡的房子也都翻了新瓦。
而附近州縣的百姓對砂州也是趨之若鶩,不少人拖家帶口的奔去砂州定居,甚至流行著嫁人就要嫁去砂州的說法。
唐大人的奏章呈上去以後,果然沒過多久,晉武帝就在朝堂上大大的誇讚了薛鳳麟一番,還連帶著表揚了薛侯爺教子有方,給了他許多賞賜。
薛侯爺因此事面上有光,每日心情都很好,上朝時腳下生風,整個人看起來都年輕了幾歲。
晉武帝又特地派了欽差大臣過來砂州督查,說是要與薛鳳麟探討砂州的建設之法,用以推行到大晉其他州縣。
薛鳳麟得知後,便將這幾年自己在砂州推行實務的乾貨整理謄抄成冊,在府衙里恭候欽差大臣的到來。
事業上春風得意的同時,薛鳳麟這日回到家中,卻是忽然得知了一個讓他更為心潮澎湃的好消息!
沈宣今日食欲不振,原本是以為受了累了。結果在家休息了幾日都不見好,便請了大夫來家中查看。
這不看不知,一看才發現沈宣哪裡是什麼勞累之症,而是妥妥的有孕之相!
說來此事也是有趣,自沈宣同意與薛鳳麟孕育子嗣以後,兩人也是努力了一年多。但因著沈宣幼年時傷了根基,再加上哥兒本就不易懷孕,沈宣的肚子還是整整一年都沒有動靜……
薛鳳麟原本還誇口說下大話,之後幾個月見著情況不對,便也不敢再提此事。倒是反過來被沈宣捏住了把柄取笑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