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聞言嘆了口氣道:「我祖母生前說你為人大氣,的確是如此。只可惜你這氣度是我楊家配不上的。」
兩人沉默了一陣,只聽到孩子嚷嚷著肚子餓了,才一起叫了席面吃了一頓飯。
待吃飽喝足後,楊旭便讓人將孩子帶到街上去玩兒。等房間裡只剩下自己與晉詩月兩人後才道:「很久之前,沈哥兒曾勸我帶你外放做官,我沒有聽他的。」
晉詩月聞言一愣,此事他並未聽楊旭與沈宣任何一人提起過,也是今日楊旭親口說了他才知道。
「因著你與母親的矛盾,我也是猶豫過的。只是外放地方,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京……可能一輩子就只能在地方做個五品知府。我心中有所抱負,不願意就這樣放棄前程,是我自私自利。」
楊旭這般直白的說出自己心中想法,也不知是和離後破罐子破摔了,還是做了多少心理建設。
晉詩月面色一陣陣發白,沉默許久之後才道:「你今日特地與我說這些?又是為什麼?」
「我就是這般品性,不值得你為我傷懷。你與我和離後,倒是多了幾分精神,比與我在一起時要好。」楊旭說道:「這些日子我母親在外面的事情想必你也聽說了,其實就算沒有此事,我此生也不會另娶他人。」
「另外我上個月已經上書陛下,自請離京。這幾日陛下指派了我去瓊州,或許下個月就會出發。」楊旭頓了頓道:「瓊州偏僻,到時候我與你和孩子天各一方,怕是很難再見了。你若是願意,便讓孩子給我寫書信,我看到了必定是會回復的。」
晉詩月雙手握拳,手指發白。他萬萬也沒想到,楊旭這個時候竟然自請離京了……
「你早幹什麼去了?」他憋了很久才忍不住對楊旭說道。
「是我心中執念太深,若是不被當頭棒喝,我這輩子也是放不下的。」楊旭淡淡的說道:「我這番話也不是為了博取你回心轉意,只是真心不願再面對京中的糾葛了。」
……
晉詩月回府的時候,一直有些失神。
三日後,晉武帝下指,讓楊旭遠赴瓊州。
人人都說楊旭是因著家中之事被人彈劾,被聖上貶到了地方。
楊夫人哭的昏天黑地,京中人人將她當成了笑柄,只有晉詩月知道楊旭是自請而去的。
一個月後,楊旭拿著一個小包,帶著兩個貼身小廝遠赴瓊州赴任。
馬車行至西城門外時,楊旭忍不住掀開車簾,往京城的方向眺望。
城牆上,遠遠站著一個熟悉的身影,摟著一個半大的孩子,目送他的馬車遠走……
看著那雙熟悉的身影,楊旭長嘆了一口氣,喉頭哽了哽,在心中默默祝福他們此生平安喜樂,一世順遂如意……
第138章
宣記雲朵糖的鋪子在大晉四處開花,沈宣作為鋪子的主人,也不好一直不聞不問。
每年春夏之交,沈宣按例都要巡查一番,把全大晉各地上十個鋪子都依次盤點一遍。
沈宣從薊州的鋪子離開之後,就來到了樂州。
他如今每年都要來樂州一次,為了方便早就在樂州城裡買了一間小宅。
這小宅不大,前後也不過三進,也就足夠他帶著幾個小人落腳。
不過宅子的位置很好,就在樂州書院附近,離宣記雲朵糖的鋪子走路也不過就五分鐘的路程。
因著在錦鯉街做了幾個月的生意,沈宣對樂州城裡倒是熟悉的很。
這日,他用了早飯,也沒帶上下人,便一個人溜達著去了鋪子。
剛走到了鋪子附近,沈宣便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那女子身量不高,瘦瘦小小的,穿著一身細布衣裳,盤著婦人頭。正一手牽著一個五歲多的小娃兒,站在櫃檯前排隊買雲朵糖。
「鍾小妹?」沈宣挑眉,一眼認出來面前女子的身份。
當年他在南洋遇到了鍾哥兒後,回到京中就找人去樂州給鍾小妹遞了信。
只是那傳信之人找到了繡坊後,卻並沒有找到鍾小妹的人,便只得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