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2 / 2)

本就不打算賣,是給元娘吃的,做多了便是打算分予鄰里。

哪知道被元娘拿出來賣,倒是叫她賺了筆無需本金的小錢,阿奶定然是不會拿走這錢的,四十文夠她明日去吃碗大魚餶飿,還可以剩下錢,用來買承兒上回提過的荔枝殼、橙子皮、甘蔗渣、梨皮,這些可以用來做小四合香。

光是想想就叫人開心。

畢竟,對於上過一次樊樓的元娘和徐承兒來說,新年,不過是她們二人返貧的伊始。

她們不需要發放隨年錢,荷包卻空空如也,得重新攢錢。

這時候,每一筆錢都彌足珍貴。

再看看小兒子端的托盤,元娘心裡不禁感慨,魏觀可真是個好人。

改日要是阿奶帶自己去大相國寺拜佛,她一定順便念念他的名字,讓佛祖也保佑一下他。

元娘在心裡讚頌了一下魏觀的人品,接著便抬頭看樊樓里的小兒子,她道:「不必了,我們在廊廳有座,你給我就成,我自己端過去。」

這個機靈的小兒子卻不肯,他討好地嘿笑,腰半躬著,「那哪成,您是客,斷沒有叫客人自己端吃食的道理,叫掌事的瞧見了,我要罰錢的,您就憐憐小人吧。

「這也是小人的本分呢。」

看著個比自己還有大上好幾歲的人,卑躬屈膝討好,雖然他是笑著的,臉上的表情挑不出半點悲傷異樣,但是注意到他熟練彎下的腰,冬日裡還要為了方便做活而折起袖口在寒風裡穿梭,手指凍得腫大,手背凍瘡紅紫。

很難不心軟。

陳元娘本來就沒什麼非要自己端過去的理由,見狀,抿了抿唇,「也好,辛苦你了。」

樊樓很大,能用凌空飛橋把數座樓相連。

從長廊向前走,經過數個雅間,門扉里光影浮動,飲酒聲、琵琶聲、歌伎清亮婉轉的嗓音交錯入耳,湊成了富貴迷人眼的樊樓。

裡頭用了許多的炭盆,點著紅燭,暖如春日,黃燦燦的燭光就像是在被白日的太陽所照耀。

而屋外的長廊,同樣懸掛了許多燈籠,夜裡的寒風吹過,走廊邊上吊著的竹簾障幕翻湧斜飛,底下系的鈴鐺搖晃作響,縱容著冷風吹打在人身上。

就連長長一串的朱紅色燈籠也跟著搖晃,燈影明滅,照得人的身影時隱時現。

元娘跟在小兒子的身後走,她閒時低頭踩住自己的影子,忽而抬眸望向熱鬧的雅間,心裡浮起一個念頭。

樊樓其實也很小,許多如小兒子亦或是她這樣市井小民,若是想進來,要麼竭盡全力勤勤懇懇,要麼傾盡體己,湊夠一頓飯錢。

她一怔的半息,縱使吵鬧如此,樊樓外不絕的叫賣聲,也能傳進耳里。

有些是臨街叫賣,有些是提著籃子想盡辦法討好樓里的小廝才進來了,不論哪種,都是盡著一切努力,勤奮生活。

他們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許多人禦寒的法子僅僅是多穿幾件單衣,到最後,臃腫得連抬手、呼吸都憋悶難為,寒風裹挾著雪花,落在他們的發上,臉與手都凍得發紫,甚至凍傷結痂。

可他們依舊對著每一個過路人笑著,問著,討好著,這不意味著他們更低賤。

呼入胸腔的氣冰冷刺骨,但都抵不過對往後日子的盼頭,心頭的熱氣能驅散一切寒風。

他們絕不可憐,而是在靠自己努力生存,奮力向上。

元娘想,自己方才想錯了,樊樓,乃至汴京的富貴,靠的不是屋裡享樂的這些達官貴人,而正是千千萬在寒風中穿梭,叫賣不絕的小販,才有了富貴迷人、繁華熙攘的汴京。

小人物的向上,才讓汴京生生不息。

夜裡果然容易多愁善感,等元娘被帶到廊廳里的時候,棉門帘掀開,滿屋光亮,豁然開朗,迎面而來的是濃郁暖風,扑打在臉上,驟冷驟熱,元娘不禁打了個激靈。

真是,莫名有種重回人間的滋味。

一下子置身於繁華中,熱熱鬧鬧,許多人吃酒夾菜,有不少也是如她一般,不見得是多麼富貴的人家,趁著元宵來嘗新鮮的。

平日裡省吃儉用,年節里總要捨得花錢。

元娘和徐承兒湊錢點了三盤菜,還有一個沒吃過羹湯,這時候在加上兩樣糕點跟一整壺玫瑰牛乳,定然是吃不完的。

還好魏觀吩咐過那個做雜活的小兒子,所以她們一會兒吃不完能帶回家。

既然已經來了,而且還是二人忍痛把所有體己都湊一塊才點的一桌飯菜,自然要吃完才能回去,否則豈不是白來一遭?

桌上只有一道魚鮓是葷的,魚鮓是鮮魚切片後醃製,而後蒸熟發酵,發酵的法子各有不同,紅曲、酒糟都可以,吃起來會有醃製後的特殊風味,變得鮮咸入味,甘醇濃郁。=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W.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清冷隱士追求指南(美食) 貴妃的求生之路 良辰妙景 奴隸要有奴隸的樣子 觸手怪非說我是他妻子 做宿敵不如做丈夫 聽說你也想殺我[特別篇] 香江大廚[八零] 靜妃 朕真的不會開機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