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鋪害死人的消息傳得到處都是,影響了生意,其他人也待不下去,一個個都走了。
之後藥鋪便關了。
看來這一次可能是真實的『醫療事故』,但這五人卻極有可能是聽說了這個傳聞,才起了自殺騙賠償金的心思。
奔波了一整日,眼看著太陽西下,言淡回到奉公門中。
捕房裡只有寥寥幾個人,大家皆在外邊按照自己的思路查證還未歸來。
她細細把今日收集到的記錄和之前的整合到一處,又補充了些許自己的想法。
趙易、孫爾、潘豐、潘年和潘慶,其中趙易和孫爾經常在一處,潘豐、潘年和潘慶是一個村莊出來的堂兄弟關係親近……
按管事所言,趙易和潘慶近期曾在一起說過幾次話,他們五人有了聯繫,極有可能是因為得了相同的病症。
在之後和腳夫的談話過程中,言淡發現碼頭其他人卻並不知曉這幾人的病。
證明這五人有意隱瞞了病情……
重病為何要隱藏?難道是這有可能會影響到在碼頭上的活計?
應該是了,畢竟曾經出現過先例。
就看那趙三,身體好轉後,是到街頭再找活干,而不是回碼頭,便可見一斑……
碼頭似乎不會接受有病症的人做腳夫,發現一個便辭退一個。
可是既然趙三知道碼頭會辭退,為何他之前不隱瞞,反而大張旗鼓的找其他人借錢。
難道辭退這個慣例,便是從趙三起始?
亦或是和他同時期的某個其他人開始……
言淡直覺這碼頭隱藏著什麼,可能會牽扯出其他事情。
第135章 來源.投毒案
次日,言淡叫上了和自己還算相熟的幾個捕快,和他們說明了碼頭的古怪,眾人一齊再次來到了運港處。
今日過來不是詢問,她直接帶走了監工以及所有管事回到奉公門,並用令牌調取了近幾個月的貨品清單。
因為碼頭人數眾多,監工還有些許隨從。
怕他們不配合,所以才叫上了同僚。
人多顯得更有陣勢一些,才能壓制這些監工管事以及他們的隨從。
趙三發病就是三月前,得的是臌症。
而趙易、孫爾、潘豐、潘年和潘慶五人,也是因臌症去的藥鋪。
再加上管事曾經說,這幾個月的確接連有腳夫得了病。
這臌症絕不是巧合。
被輪番審問後,其中兩個管事招供出來。
原來從幾個月前,腳夫中便出現有人得臌症的情況,但他們都是些年紀本就略大的老人,老人病本就多,所以最初監工和管事都滿不在乎,任他們帶病做事,沒力氣了再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