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請問怎麼對比產量?」
「數它的油菜籽數目呀。」祝江理直氣壯地平靜答道。
晚上十點,一樓實踐室。
「六百八十四,六百八十五,六百八十六……」
陶美兮的聲音越來越小,撐著頭睡了過去。
羅桑在她耳邊打了一個嘹亮的響指,她驚醒過來:「天亮了?!」
羅桑偷笑。
陶美兮環顧四周,地上亂七八糟地放著一把把油菜,莢殼和葉子四處散落。同學們怨氣衝天地在教室里或蹲或坐,嘴裡念經一般念念有詞地報數。
「我剛才數到哪兒了?」見羅桑搖頭,她氣急敗壞,「哎呀都怪你!」
羅桑一臉無辜。
「六百八十六。」正寫觀察報告的小黑打了個哈欠,「快點數,數完好睡覺。」
初夏的夜晚,外面的蟬都已經消停了,一個班的學生還在像灰姑娘揀綠豆一樣一顆一顆數油菜籽。要命的是油菜籽比綠豆小得多,都快數成鬥雞眼了。
又一個小時後,大家終於拖著疲倦的身軀上樓了,陶美兮困到沒力氣糾結公共洗浴間有沒有門帘,破天荒地連澡都沒洗,刷個牙就睡了。
深夜,玲花豪邁的歌聲從祝江的門縫裡漏出來,滑到走廊上。
他從前只聽輕音樂,但今天學生們在卡車上那種毫無由來的純粹快樂深深觸動了他。旋律是記憶的存儲器,他想趁快樂的記憶還深刻的時候,反覆聽這首歌,加深聯繫。這樣將來只要點開《奢香夫人》,就能重溫這種感受。
祝江認真審閱完大家的觀察報告,對今天的教學成果甚是滿意。
他拿出手機看了看明天的天氣預報,是陰天,很不錯,適合收油菜。
第47章 收油菜
半陰半晴是夏天最舒服的天氣,同學們一人拎著一把割刀,雄赳赳氣昂昂跟著小祝老師往地里進發,頗有黑幫片大佬出街的氣勢,只不過領頭的大佬太過斯文,破壞了氣場。
依照小祝老師的叮囑,大家都穿了長褲長袖,不是防曬,是防止糊糊糙糙的莖稈撓到身上。
「收油菜要選在陰天,如果太陽過大,果莢容易裂開,收割過程中的損耗率會很大。而且在八成熟的時候就要開始收割,有句諺語叫『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兩成漏』,也是同樣的原因。」祝江邊走邊講解。
「您還懂這些,您也跟朱教授一樣種地嗎?」夏宇添沒大沒小地問。
因為脫離了學校的環境,昨天一起顛沛過,又同吃同住,學生們突然發覺小祝老師不像從前那樣遙不可及,反倒看起來是個跟他們差不多的同齡人,所以說起話來越發隨意。小祝老師對此接受良好。
「就算不親自種,也要了解。因為農作物育種這項技術,不是把新品培育出來就大功告成,只有它能給農民帶來實際好處、農民願意把它種到自己的地里,這才算成功。所以在做育種試驗前,要弄清楚農民的耕作習慣和他們的訴求。」
蒼耳和其他同學一樣,漫不經心地聽著。畢竟育種這種高級的事情,只有朱教授和小祝老師這類高級人才能做,她這種公式都算不明白的,就別瞎操心了。
地里顆顆飽滿的油菜莢讓人身心愉悅。
小祝老師將班上同學分為兩組,分別收割兩塊對照田的油菜。
其實試驗田主體部分早已經由收割機收完了,出油數據也已經有了,祝江培育的新種雜交油菜的畝產和出油率都提高了 30%,學校和市農業農村局都大為振奮。剩下這幾畝地是特意留給學生們做課堂實踐用的。
基地工作人員趕到,是昨天開開車的老頭,姓鄧。他負責教學生們如何收割,還有之後的打籽和榨油。
面對祝江鄭重的介紹和學生們友善的笑臉,鄧老頭一臉煩躁,敷衍地打了個招呼就跳進地里。
鄧老頭手上還有農活沒做完,被派過來帶班,一百個不情願。何況是這群冒著傻氣、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大學生。每次他們過來,基地就遭一次殃。
上次忘了是哪個班,居然把香菜籽當成肥料灑在玉米地里。一周過後,每株玉米邊上都冒出三四根香菜苗。一開始他們還沒搞明白怎麼回事,差點聯繫走近科學,弄清楚原因後,簡直要被這群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笨蛋給氣死。由於那時候玉米正在抽雄期,不能打除草劑。整整三畝地,是他們手動一棵一棵拔的香菜苗。
自打那次過後,基地工作人員對這些學生退避三舍。一年來不了幾次,一來就是蝗蟲過境,在他們辛辛苦苦維護的田地上過家家。
想到這裡,鄧老頭咬牙切齒地跳進地里,抓起一株油菜做演示:「看好了,左手抓住杆子,右手握刀,用這個豁口對準杆子底下,輕輕一拉,就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