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妹妹的好意我知道了,我只希望,這孩子生出來之後,皇上能允許我養在娘家,這樣我才放心啊。」
舒寧聽到這話,有些猶豫:「皇上也不一定都養在臣子府里,像是大阿哥胤褆,不也還是回來了,終究還是要在宮裡養大的。」
烏雅氏笑道:「大阿哥如今都七歲了,書房都去了小一年了,自然是該接回來的,能由皇上親自養在身邊的阿哥就只有太子爺一個人,我哪裡敢肖想這個,像三阿哥那樣也就是了。」
「可是不還有萬黼阿哥嗎?如今可養在惠嬪處呢。」
「這也是個例子,只是我如今的位份,怕是不好養孩子吧。」說到這裡,烏雅氏又有點憂愁,她如今才只是個貴人而已,如今養著孩子的佟佳貴妃、惠嬪、端嬪可都是高位娘娘。
伺候了皇上幾年,烏雅氏對於皇上的性子還是有幾分摸的準的,他終究還是看中身份的人。
「如果姐姐這胎生的是個阿哥,或許皇上就會封姐姐為嬪位呢。」舒寧笑著說。
烏雅氏拜了拜手:「怎麼可能,咱們皇上這個人,最喜歡的就是集體晉升了,我之前聽老嬤嬤說過幾句,皇上很少單獨冊封某個人的,未免以後失望,我還是別去想這個為好。」
說完這個,烏雅氏摸著肚子淡淡的說:「如果皇上真像你說的一樣把這個孩子養在宮裡就好了,養在宮裡,哪怕是別人那裡,她終究是能多見幾面的,可若是養在臣子家,就像惠嬪,大阿哥回來之前,親生的孩子,六年都未曾見過,實在是可憐。」
烏雅氏是第一次懷孕,對此有迷茫,也有期待:「要是個阿哥就好了,以後能常呆在身邊,也算是後半輩子有個依靠了。」
舒寧附和:「姐姐這胎一定是個阿哥。」這可是雍正啊。
她其實也理解,為什麼烏雅氏和覺禪氏說起孩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個阿哥,畢竟在清朝做公主實在是不好。
先說待遇,公主的待遇如何呢?
出生之後,每月十兩銀子,六歲之後,每月四十兩銀子,冊封之後,嬪妃所生的和碩公主,每個月有三百兩銀子。
這其實已經比許多公主的額娘要強很多了,畢竟公主的額娘,很可能生之前是個答應,生完了也只是個常在,公主出嫁的時候升個貴人,一輩子連皇家正式小妾的邊——嬪位都沒摸到,但對於一個公主來說,依舊是少的。
而皇子呢?
皇子自出生也是每月十兩銀子,但六歲上書房起月例銀子就比公主多,為五十兩銀子,而且十二歲之後增加至一百兩,有了官女子,每個月給三百兩,成婚了,有了福晉之後之後,每個月五百兩,若單只是這樣看著,和公主差別也不大。
但公主的銀子這就到頭了,可皇子若是封了爵位,出宮建府,直接能從內務府領二十多萬兩銀子的巨款,之後按爵位從內務府領銀子,貝勒一年兩千五百兩、郡王一年五千兩、親王一年一萬兩,甚至連皇孫們的月例,皇帝也直接包圓了,從內務府出。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