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覺禪氏,雖然胤禩被放出來了,她終於不哭了,也不再往中正殿扔錢了,但她依舊不開心。
因為在群臣推舉胤禩為太子的時候,皇上拒絕的藉口里有一條母家微弱,覺禪氏就認為是自己拖累了胤禩,實在是傷心至極。
以前的舒寧是害怕聽到後殿哭聲,因為那準是覺禪氏又想到了胤禩,現在的舒寧是害怕覺禪氏不哭了,什麼事兒都憋在心裡明明是更可怕的一件事。
尤其是在覺禪氏問她:「姐姐,你說若是胤禩沒有我這個生母,他會不會更好呢?」的時候。
「他是多麼好的一個孩子啊,從小優秀,六歲的時候就已經比比他大好幾歲的五阿哥還強許多了,從來都是他給我掙面子,我從來沒有幫過他什麼,現在還要因為我的出身使他被拖累,我實在是心裡有愧啊。」覺禪氏沒有哭,但話語中滿是悲鳴。
「我也不求像十阿哥那樣,給孩子一個顯赫的母家,只求不拖累他,可偏偏就是這點,我就是做不到啊,從前我希望胤禩爭氣,這樣皇上或許會看在他的面子上給覺禪氏抬旗,可如今我只希望他沒有覺禪氏這個卑賤的出身。」說著說著,覺禪氏的眼睛裡滿是痛恨,只不過這恨意不是對別人的,而是對自己的。
最後,她發問胤禩若是沒有她這個生母,只有惠妃這個養母會不會更好的時候,舒寧徹底看不過去了。
「你究竟在想什麼啊?胤禩是你的兒子,你親自懷胎十月生下來他,給他生命,你沒有虧欠他什麼。
若是胤禩沒有你這個母親,那就是惠妃這個養母,可難道你沒看著他被大阿哥坑成什麼養了嗎?只有一個養母是什麼好事兒嗎?不一定啊。」
舒寧就覺得這次胤禩真的是倒了大霉了,胤褆的謀劃,胤禩只是被選中的那個人而已,他什麼都沒想,就只是想著要把皇阿瑪交給他的事情做好,讓他和額娘的日子好過一點而已,他有什麼錯?
可群臣都支持胤禩這場面已經形成,皇上看過了,也記著了,胤禩以後再也不可能成為一個賢王,因為他的阿瑪,他的兄弟都知道了胤禩得到了多少人的支持,這樣一個潛在的對手,誰又能容忍的了呢?
就像太子一樣,擁有了君王的品格,卻沒有擁有君王的權力,那就是災禍。胤禩擁有了群臣的支持,可他不是皇上,那也是災禍。
不過現在還是繼續勸覺禪氏要緊,若是覺禪氏都因此鬱鬱寡歡,一病去了的話,胤禩豈不是更加倒霉?
舒寧恍惚記得良妃就是在這段時間之後去了的,是康熙五十幾年來著?她是真的能鑽牛角尖然後抑鬱死的。
「或者你自己問問胤禩,他究竟有沒有後悔被你生下來?你問問他,若是能夠選擇的話,胤禩願意你依舊做他的額娘還是換一個身份更加高貴的人做他的額娘?」
「你也知道,胤禩不是在乎那些東西的孩子,他自己向來自己爭氣,他爭氣,你也得爭氣才行啊,有娘的孩子肯定比沒有娘的孩子要更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