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檸似懂非懂,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蘇笙笙一嘆,「他怕的當然不是我,而是我背後的人。」
聽到這,在青和寧語也糊塗了,「可咱們背後沒人啊?」
蘇笙笙輕笑,「可樊山不知啊?」
他只會以為,她蘇家如此大張旗鼓,必定是有人護航。
待他醒悟過來,她蘇家只不過是再唱一出空城計,那也是以後的事了。
眼前這關,是蘇家在這天塹關扎穩腳跟。
若是人人都覺得蘇家是塊好肯的骨頭,在這吃人的地方,還不連渣子都得剩不下。
「走吧,去書坊。」
第26章
外姓紛爭
起初,蘇笙笙準備在書坊鄰近的街巷裡,尋一間靜謐的屋子,租下作自習室,以免影響他們上課。
然而打聽之下,她意外得知隔壁的房主,竟是書坊的孫老先生。
這位老先生性情獨特,因嫌惡旁邊原賣瓜果的喧囂,索性將其買下,改造成了裁縫鋪。
但南陵近年來戰事頻發,致街市蕭條,那店鋪之後一直處於招租狀態。
孫老先生已知蘇笙笙是帝師孫女,又聞其協助方司使捉拿造假者的事跡,對她頗為讚賞。
在詳細了解蘇笙笙的意圖,並閱覽了她的設計構圖後,老先生當即表示想要跟她合營。
只是蘇笙笙為了成為主營人,最後堅持給了老先生七十兩銀子,這才讓他將店鋪轉售給她。
當然,老先生降得價,就算合作的投入了。
老先生想把書坊一起裝修,由於書坊內書籍堆積如山,他們決定先將書籍轉移到蘇家書房。
孫老先生聽說是往帝師的書房放,連孤本收藏都捨得拿出來了。
若非祖父尚在養病,只怕老先生就要跟車去蘇家拜訪了。
午間與樊家對峙後,蘇笙笙便帶在青幾人,駕著三輛馬車,將書架和書籍運回了蘇家。
祖父因病在家休養,在家正覺閒悶,見到孫女帶回兩馬車書籍,頓時喜上眉梢。
「這本是君山老先生的《博弈論》,我年少時曾讀過,沒想到竟還有人珍藏。」
祖父一邊翻閱,一邊驚喜不斷,「還有這本……」
蘇笙笙見祖父精神煥發,直接讓在青將另一輛馬車上的書架搬進書房。
祖孫二人一邊分類整理書籍,一邊暢談。
祖父酷愛書籍,已兩個月未摸書本,對每本書都是愛不釋手。
祖孫忙碌了一下午,卻僅整理了一半的書籍。
最後,祖父索性在書房用晚飯,把祖母都給氣笑了。
說老了老了,到真成老小孩了!
今日,女眷們病情好轉,都過來東院用飯。
席間
大夫人笑容滿面,率先舉杯:「我們還沒向笙丫頭道過謝呢,她救了我們一大家子人。笙丫頭,大伯母謝你救命之恩,先干為敬。」
說完,她一飲而盡,豪爽地亮了亮酒杯。
其他女眷也紛紛舉杯向蘇笙笙敬酒。
蘇笙笙站起身,「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氣。」
然而,她剛舉杯飲下,就聽蘇德庸冷哼一聲。
「笙丫頭如今可是咱蘇家的大功臣,是不是要我這個四叔父也敬你一杯?」
原本大家都一樣,蘇德庸也只能發發牢騷。
可誰知今日去礦上,一大早就來了文書,讓蘇景山免了重役,只做記錄文書的工作。
他們本就被派了不少重活,這樣一來,活就都轉給他們了,他想歇一會都不行。
他一路抱屈,想讓大哥出面。
誰知大哥不但置之不理,還說他們幫襯著三哥,蘇笙笙也好安心持家,到後來連蘇元正、蘇文軒幾個小輩都對他冷臉相待。
這讓蘇德庸別提多憋氣了。
蘇笙笙不想跟他們說,她中午去找樊家的事,也是沒落實怕大家提心弔膽。
但也怕父親報喜不報憂,便端起杯子,「四叔,笙兒是晚輩,有行事不周之處,還請四叔見諒。」
蘇元菱經此一遭,已經閉緊嘴巴,只默默吃菜看著。
如今蘇家也只剩下蘇德庸一人對蘇笙笙冷嘲熱諷,滿臉不滿。
他並未端杯,只是陰陽怪氣地說:「昨日怎麼沒聽你提免了三哥的重役?可是你拿蘇家賞銀,私下跟人做了交換?」
蘇笙笙淡淡地放下了酒杯:「四叔問這個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