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相爺又看了一眼那消失在風雪盡頭的隊伍,心中陡然浮起一絲念頭,仿佛是世家的時代要結束了。他隨後便就又搖了搖頭,覺得自己是老了,千年的世家呢,怎麼會有這般可笑的想法?
寒風吹過,風雪在空中飄蕩,嗚咽的哭泣聲被風聲淹沒,到了最後幾不可聞。
第152章 風雨來
楚家的喪事辦得低調,對於京中的百姓來說,雖然偶有念叨,但很快便就被日常雜碎事情而掩飾了過去。月余之後,京中百姓的注意力早就轉去了其他地方,那些高門大族的事,畢竟同他們並無多大關聯,不過是偶爾間談論起那一日風華絕代的楚家子在送葬隊伍中的單薄身姿。
對於其他的世家來說,喪事之後,楚府緊閉,一切都沉寂了下來。太過安靜的楚家,令各大世家多有顧慮,但是也不過是顧慮罷了,並未有其他的行動。
而在京中,如今落入各大世家眼中的便是一枝獨秀的謝家了。
但是最各大世家奇怪的是,江南道的事已經塵埃落定了,然而寧惠帝卻始終並未召喚遠在江南道的公主殿下以及其他下去的官員們回京。這般舉動,不由得令人揣測,寧惠帝是不是想要對楚家有什麼行動,這才避開了公主殿下。
只是想著楚府新喪,若是寧惠帝此時對楚府動手,未免太過寒人心了。因此,其他人此時都是持觀望的態度,等等看罷了。也不知道新一輪的洗牌何時開始?
在多方揣測之中,京中相安無事了一段時日。
處於眾人揣測之中的寧惠帝此時卻是心情不錯,這些日子,太子的病情有所穩定,這兩日更是能夠起榻走動,胃口也好了些許,能夠吃得下些許東西,蒼白的面色恢復了些許紅潤。
眼看著太子病情好轉,寧惠帝心頭的大石頭倒是也輕快了不少。他看著手中的書信,而後緩緩一笑,對著高進,朗聲道:「皎皎如今胎像穩固,那腹中孩子甚是乖巧,也不淘氣,皎皎並未有絲毫的不適,這便好,朕和皇后還一直在擔心皎皎的身子情況,如今這般,朕也能放心些許。」
寧惠帝略顯瘦削的面上顯露出一抹寬慰的笑容,這段日子以來,大大小小的事堆積起來,令他操心不已,這一道小心大抵是一個特別好的消息了。
「是的,公主殿下洪福齊天,定然是平安康健。」高公公看了一眼寧惠帝,而後小聲道,「陛下,如今已然是開春了,天氣回暖,是否派人將公主殿下接回來?」
寧惠帝聽聞高公公這話,他面上的笑容微微收斂,將手中的書信放了下來,眼神中略微沉凝,他似乎是在斟酌高公公提出的這話,想了想,而後嘆了一口氣,道:「再等等看吧。畢竟如今這京中也不是全然平靜,皎皎......還是等等看吧。」
「隨朕去太子那裡走走。聽秦院正說,最近太子的情況大有好轉,若是繼續下去,應是有可能破除那半載之數。」寧惠帝說到這裡,他的眉眼間略微舒展開來,面上的神色柔和了許多。
「是。」
高公公躬身一禮,隨後便就跟著寧惠帝往外走。
寧惠帝的步伐走得輕快,不過是一會兒,便就到了東宮,東宮之中一直飄蕩著淺淡的藥味,不過相對比最早那一段時間,這一陣的藥味已然是減淡了許多。
藥味陣陣,寧惠帝在宮娥與內侍的恭迎聲中,踏步進入殿內。
一踏入東宮的內殿,便就感覺到一股濃濃的熱氣撲面而來,縱然說是春寒陡峭,但是畢竟是開了春,不比冬日裡那般寒凍,若是正常的情況下,是不用燒這般多的暖炭的。
只是太子的身子尚未康復,這東宮之中自然是要小心謹慎,可不敢讓太子殿下再次受寒,故而便依舊在殿內燒了熱烘烘的暖炭。
寧惠帝的身子強健,自然是覺得這屋子裡太過暖熱,只是他似乎已然習慣了這東宮之中的熱氣,便就自然而然地脫了外邊罩著的披風,而後走近內屋。
屋子裡太子殿下正坐在榻上看書。聽聞屋外的恭迎聲,他在身邊內侍的服侍下,迅速下榻披著外袍站直身子,見著寧惠帝入了屋,便就躬身一禮,恭謹地道:「兒臣見過父皇,未能提前恭迎父皇,是兒臣不是,請父皇責罰。」
寧惠帝笑著走上前,看著雖然清瘦,但卻有了不少精神頭的太子殿下,他搖搖頭,伸手拍了下太子的肩膀,感覺到掌心的瘦骨嶙峋,心中一嘆,而後溫聲道:「你吶,便是太過刻板了。些許虛禮而已,父子之間,不必講究。」
他示意身旁的內侍扶著太子坐下。
「多謝父皇關心。」太子面上的神情淡淡,但是眼中的孺慕之情卻是一覽無遺。
寧惠帝仔細端詳著太子,他笑了笑,小聲問道:「今日,身子情況如何?可有什麼不適?」
太子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病情反覆,脾性倒是越發平穩了,他淡然地道:「回父皇,兒臣如今身子好多了,父皇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