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評委的面色都有點複雜,只有趙昱心裡沒有這種想法,興致勃勃地看著陳苒做菜。
雖然寫過不少關於美食的散文,但她下廚的經驗很有限,唯一能說兩句做法的,也就是這一道手撕包菜了。
看著柏敬湊過來,兩個人甚至還交流上了。
「我在家炒這個菜還挺受歡迎的!不過就是經常出湯,上桌之前我就偷偷把炒菜出的湯倒掉……」
趙昱笑道:「好的,柏敬老師您這個經驗我學會了,下次我做菜也試著把湯倒一倒。」
聽著兩個人交流的「經驗」,鄭許忍不住失笑,正好看見陳苒開始炒菜,忍不住借著這一幕給兩人講解。
「這個菜是最地道的火候功夫菜,在家裡做菜很多人都不敢開大火,這樣是炒不好這個菜的。一定要用大火,千萬不能怕糊了,大膽地炒,就足夠你這道菜更上一層樓。」
借著他的這一席話,陳苒的一盤手撕包菜已經出鍋了!
在場六位廚師,這也是第一道做好端上來的菜品。從下鍋到出鍋,連一分鐘都不到。
翠綠奶白的包菜,葉片外側微微帶著一絲金邊,整盤幾乎看不見多少湯汁。
趙昱夾起一筷子包菜放進嘴裡,眼前一亮!
「這個火候,控制得太好了!又脆又嫩,再多一秒這個菜都要軟爛,再少一點,恐怕又沒斷生。」
「剛剛鄭評委說這道菜是個火候菜,我覺得,這個火候真不錯!」
照例來說,趙昱說了這麼一句話,下一秒鄭許就應該接話了。可是攝像頭已經拍了過去,他卻仍然微微皺著眉頭。
柏敬看著他有點皺眉但又不說話,趕緊居中插科打諢:「鄭老師來指導一下我們的後輩廚師,您說說,這盤菜在哪些地方還有沒有什麼改善的餘地?」
鄭許一個晃神,抬頭看了一眼柏敬,心道他這坐蠟了啊!
他剛剛皺著眉頭不說話,可不是覺得這道菜要改善的空間大,而是不知道能給這道菜打多少分。
作為第一道菜,這道菜的評分是要給整場比賽定調子的。定得太高了,後面不好打分,但是要是定得太低了……
一邊的趙昱忍不住又連夾兩筷子:「太好吃了,我真沒想到就一個簡簡單單的手撕包菜能做得這麼好吃!火候完美不說,這個麻辣鮮香的味道也完美,到第三口我才嘗出來裡面的那一點酸味……」
鄭許也嘗出來這個調口了,因此就更不好打分。這個菜要是打得低了,其他的菜怎麼給分?
好傢夥,一開始以為這個陳苒做個手撕包菜是給她自己出難題,搞了半天,是給評委出的難題。
其他的考級菜,大部分都是有很多得分步驟,做得一個步驟就得一個步驟的分……可是這道手撕包菜,它幾乎是渾然天成!
這道菜,考究的就是一個火候一個調味一個翻勺,可是每一個方面都給不出任何毛病……
這可不是什麼普通比賽,他就算是挑毛病扣分,也得有理有據拿出說法才行。
鄭許咬了咬牙:「這道菜,我覺得不論是火候還是調味,都十分完美。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嗯,這個擺盤還需要加強啊。」
確實,陳苒這道手撕包菜樸素得沒有任何擺盤。這道菜她是跟常念學的,常念的擺盤講求一個禪意,對她來說,這隻顏色深沉但又有點粗糲的陶盤就是擺盤本身了。
鄭許總算說完了,自覺鬆快很多:「擺盤上扣個0.5,這道菜考驗的火候和調味、翻勺都很完美,我給個9.5吧!」
他挑出毛病說完了,其他幾位評委可就難受了。
這樣專業的比賽,可不是一句「還有進步空間」就能打發的。人家可是跟常念學的菜!胡亂評論,常念殺上門來請教你進步空間在哪、你怎麼說?
場面一度尷尬起來,只有趙昱還在左一筷子右一筷子地夾包菜:「我給個十分吧!我太喜歡吃這個了,以後陳廚師要是開店,這一盤子八十八我也天天去吃!」
其他幾位評委磨蹭了一會兒,唯一能挑的擺盤問題被鄭許先挑了,只能不帶評價地硬給分。
「我給個9.6吧。」
「我也給9.6。」
或許是給最後一位評委爭取到了足夠的思考時間,他突然靈光一閃:「陳廚師很大膽啊,在這樣的比賽中把這樣的家常菜大膽引入,各方面又做得很不錯,我也給個9.6分吧!」
這樣,哪怕事後有人挑剔其他兩位評委不敢給壓分也不關他事了,完全可以解釋成他在鼓勵新人嘛!
鄭許看著這位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王評委,忍不住在肚子裡腹誹了一句:不愧是能考上編制的,這話說得就是圓滑!
最後,陳苒這道菜的得分為9.6,得分一亮出來,場上各位選手紛紛頓了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