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的那些妖神精怪的故事裡,百年的就叫大妖,千年老妖,放在這些古柏面前,按照它們的樹齡,三千多年已經是老妖中的老妖,又在中嶽廟裡,按照封建迷信一點的說法,這裡有帝王氣運,成仙成道也是可能的。」
她自言自語,又回憶起了曾經在朝陽看到的樹化石。
中嶽廟裡也有著一處「遙參亭」,卡卡在中嶽廟呆了一個上午,又去參觀太室闕。
登封有漢三闕,乃國之瑰寶,首批國保古建築類的001、002、003號分別為這漢三闕的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
太室闕始建於東漢,是中嶽廟前身太室祠前的神道闕,乃是古代祭祀太室山神的見證,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廟闕。
在太室闕之外,更有民國時期建立的「文物保護房」對其進行保護,卡卡還看到了當初刻下的字跡。
【禁止遊人在太室闕上面提字——中華民國三十年中嶽風景區整建會曰】
卡卡忍不住彎了彎眉,尋訪文物古蹟時,有時候很有趣的一點就在於看到不同時期的痕跡。
太室闕既有新中國的國保牌子,也有民國期間的標語,而對比不同時期的牌子,字體字樣的不同也是一種趣味。
這太室闕的保護房建於民國,乃是磚木結構,也是如今全國範圍內唯一一處民國時期留下的文保設施。
卡卡忍不住想了想,這保護文物的小房子,如今是不是也算得上文物了呢?
太室闕內又有圍欄,卡卡努力伸著脖子去看,但總有看不到的地方。
對照著網上的攻略,好一頓尋找鯀(大禹的父親)的畫像。
一個下午,除了吃飯,卡卡又前往了少室闕,少室闕的保護房乃是現代新建的玻璃房,人站在玻璃房裡前,眼前是少室闕,還能看到室外的綠林。
晴天,少室闕的光線很好,能夠清晰看到闕身石塊上的圖畫與銘文。
盲盒旅行地的打卡完成提示早已浮現在眼前,能看到雙獸爭鋒,多人騎馬似乎在賽馬......
卡卡看完了少室闕已經到了傍晚,最後一闕啟母闕來不及,便留給明日。
雖然「少林大道」的打卡已經完成,但她去看看嵩陽書院,見一見那四千五百歲的古柏,也要登上嵩山,看看真正的少林。
第54章
周三,卡卡早早出發,來到了程朱理學的發源地——嵩陽書院,人們熟知的成語典故「程門立雪」便是在這裡發生。
而真要說起嵩陽書院的建立,這裡始建北魏太和八年,初為嵩陽寺,後為嵩陽觀,直到宋朝被賜名為嵩陽書院。
卡卡抵達嵩陽書院剛好是早上八點,天氣正好,空氣清新,因為來得早,人不多。
她伸了個懶腰,就步入這宋代四大書院之一。
關於嵩陽書院,昨天在中嶽廟裡聽大姨大叔們說的最多的便是這裡活了四千五百年的「將軍樹」。
大將軍樹與二將軍樹,聽到這名字的時候卡卡不禁莞爾。
她原
本還想著這是誰取的名字,一問才知,相傳是漢武帝游嵩山時,見三棵古柏高大,便封為「大將軍」,「二將軍」與「三將軍」。
三將軍毀於火災,現今的嵩陽書院內僅能看到大將軍與二將軍。
而當人真正站在大將軍與二將軍面前,仰著頭看古柏,頓感自身的渺小。
古老的生命依舊生機勃勃,舒展著姿態。
昨日在中嶽廟,古柏成群,今日在嵩陽書院,見兩位將軍參天。
卡卡在兩棵將軍柏前佇立許久,她對照著手機上的乾隆漢柏圖,今朝的古柏一如數百年前,模樣依舊。
參觀嵩陽書院,除卻將軍柏,不可錯過的還有「大唐碑」。
大唐碑不在嵩陽書院內,而在門外,重達八十多噸。
大唐碑立於天寶年間,石碑上面記錄著嵩陽觀的道士孫太沖為唐玄宗煉丹的經過,有著「中原第一碑」的美譽。
走到這石碑的背面,還能夠看到後來朝代的「題記」,唾罵宰相李林甫。
不過如今的石碑腳下已經豎立了禁止刻畫的標語,今朝的後人是無法與前人們共同唾罵了。
除卻大唐碑,卡卡還仔細參觀了另一塊石碑。
在進入大名鼎鼎的「高山仰止」坊後,向右再走能夠見到一處亭子。
而在這亭子之內存放著「中嶽嵩陽寺碑」。=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0_b/bjZfr.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