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忖良久,說:「這喬石的馬確實是不能要,怪不得你這個摳門的鐵公雞非要用十倍的價格買一頭奇醜無比的驢。」
驢聽見她罵自己,當即尥蹶子反抗,被韋訓牢牢按住轡頭,沒能蹦起來,於是嘰里咕嚕罵罵咧咧了一通,可能是驢的髒話。
寶珠看韋訓一路上一手牽著韁繩,一手拎著那根四尺多長的樹棍,猜了又猜,還是想不出具體用途。「你拿著那根棍子到底幹什麼?」
韋訓說:「我路上撿的。你看它很直,又很長。」
寶珠不明所以,看向十三郎,他也沒覺得撿一根木棍有什麼不對,反而跟著高興:「確實很直,又很長,是根難得的好棍子。」
「我是問你撿來幹什麼用!」
韋訓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它很直,又很長,這就是優點了。至於怎麼用,我撿回來再慢慢想。」
十三郎忙道:「師兄借我玩一會兒。」接過樹棍揮來舞去,又做有德高僧狀,當做雲遊手持的錫杖,跟韋訓拋來接去玩得不亦樂乎。寶珠哭笑不得,這竟然是一件不花錢的玩具。
後來遇到一個賣飴糖的老翁,師兄弟兩人同時望著她,似有所盼,寶珠嘆了口氣,慷慨批了兩文讓他們買糖。
她身受名門之教養,自然不能騎著坐騎當街吃喝,見他們兩人自在喜悅,初時只覺得幼稚可笑,其後竟不知怎麼羨慕起來。雲羅高張獵鳥獸,金鞭遙指空桑林,她騎著龍駒寶馬大張旗鼓的遊獵,也未必比他們不花錢的快樂更純粹。
他們玩了半天,韋訓想了想,一刀把樹棍斬成三尺長,又把扎手的樹皮細細削去,橫在指上試了試前後輕重,遞給寶珠。
寶珠捏著這根棍子瞠目而視,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
十三郎失落地嘆氣:「你又給她了,我本來想拿來當手杖。」
韋訓笑罵:「等你老得瘸了腿走不動時自己去撿。」
寶珠慍怒道:「多謝,可我也沒有老到需要用手杖。」
韋訓道:「是當做防身武器用。你膂力太弱,如一箭不能封喉,等對方近身過來,你就只能束手等死了。弓箭手向來是軍中最強壯的武士,遠戰靠弓馬嫻熟,敵人近身則能棄弓劈砍。你既然苦練過箭術,怎麼沒有練近身兵器?」
寶珠愣了一會兒:「我練箭是為了狩獵,不為殺人,只需要弓馬嫻熟,要是一箭沒有射死,獵物反撲,那自有大批侍衛替我抵擋。」
韋訓說:「是了,現在你沒有大批侍衛了,拿著這根木棍練一練罷。」
他理據無可辯駁,寶珠又不想承認自己武藝有重大缺陷,小聲嘀咕:「我可以買一把像樣的三尺佩刀防身。」
聽了這話,韋訓和十三郎都笑了。「起手就用開刃的兵器,能不能傷敵未可知,倒是很容易劈到自己腳趾,刮傷臉面。」
寶珠驚懼交加,摸了摸自己甚是珍惜的容顏,思慮再三,還是把這根撿來的木棍斜插在身後行李里。忽而心中生出怨憤,她雖然流落江湖,但起碼身邊還剩下一個侍衛,難道這小賊竟然不打算在危機時刻保護她,而是叫她自己對敵?
激憤之下,寶珠暗自下定決心,以後路上要時常開弓練習,膂力恢復到能一箭封喉時,這兩個小賊就不敢笑她了。又想自己騎著駿馬開弓搭箭,顧盼生輝英姿颯爽,現在騎在一頭彆扭丑驢上,射術再神准,那形象想必也不堪入目,不禁哀怨嗟嘆。
十三郎又說:「聽說前太子就是被熊抓毀了容貌才被廢,就算有侍衛陪伴,你們玩這狩獵也是挺危險的。」
寶珠頓時沉下臉來,嚴肅地說:「那件事不是那麼簡單,你不要妄議。」
韋訓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他也算是你兄長吧?怎麼,不熟?」
寶珠心想豈止不熟,她們這些皇室子女,哪怕同一對父母生下來,也會因為權力反目成仇,一定要對方血濺當場才能放心,玄武門之變後,這幾乎是李唐王室的詛咒。一場惡戰下來,又豈是一支箭一把刀能殺的人數能比較。
旅程繼續,一行人即將離開新豐縣城,臨走時買了蒸餅做為路上乾糧。
那食肆開在城門附近,東來西往的旅客甚多,店家在屋外設了遮陽的棚子,熱氣騰騰的蒸籠噴薄出大量水霧,遮住了食客們的身影。寶珠騎驢經過,一個行腳商隱在蒸籠水霧後望了她一眼,三兩口將餅塞進嘴裡,連忙背起行囊,結帳上路。
韋訓似有所覺,卻並不回頭。
第二卷 白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