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2 / 2)

「這一位是知客師——觀雲和尚。」僧人身形微胖,面容肥白,滿臉堆笑行禮:「貧僧這廂稽首了。」

監院和知客都是一座叢林中非常重要的高等職位。監院是一寺之監督,總攬寺院庶務;知客如同其名,專職外交接待。尋常香客等閒見不著這些高級和尚,只有官員、富豪、諸方名德之士登門時才會親自前來接客。

十三郎心想自己去寺院中掛單時能見到寮元就很不錯了,走遍四海八荒,哪裡都是官威管用。

觀山與觀雲心中卻覺得很是奇怪,拿著魚符的朝廷官員來訪,寺中理應鄭重接待,何況此人提到他曾是方丈曇林的下屬。

但這位楊公話里話外都在抬舉自己女兒,介紹的禮儀向來是由低而高、由內而外,為表謙虛,通常先從自家人開始,他卻先將蟾光寺的人介紹給女兒,仿佛那不是閨女,而是自己的老娘或是上司。

而這個容光照人的高貴少女也無謙虛之色,只朝他們微微點了點頭,沒有絲毫見到大叢林高僧的恭敬之意。

觀雲堆著笑說:「楊公屈尊來訪,蟾光寺蓬蓽生輝,觀山師兄已經著人去通報上師,請先隨我二人略微游賞寺內風景,稍後便引諸位相見。」

看過剛才那一幕,寶珠可沒心情遊覽,直截了當地問:「你們寺里用稻米購買屍體,是什麼意思?」

作者有話說:

佛寺取景來源《洛陽伽藍記》後略

伴隨大運河的衰落以及頻繁的戰爭,安史之亂後,從洛陽轉運到長安的漕糧數量逐漸走低,但仍然是漕運重要的一個節點

第96章

聽了寶珠詰問,觀山和觀雲同時一愣,觀山不善撒謊,臉上出現了些許尷尬之色,低聲說:「不該在正門接待那些人的。」

楊行簡道:「芳歇問得極是,此事甚是奇怪,我也想知道個究竟。」

觀雲立刻奉上微笑,恭敬地道:「二位檀越不知,這是我師父曇林上人與眾不同的布施之道。水旱頻頻,世道艱難,久飢則人相食,此乃大罪孽也。上師不忍看到這般地獄景象,便以稻米換取餓殍,以免屍首被饑民所食,他們拿走糧食可多存活幾日,我們則收殮死者安葬在供養人提供的墓園之中,各得其所。二位檀越若有興趣,有空可到郊外墓園中探視。」

楊行簡和寶珠一聽,同時鬆了口氣。

韋訓將毛驢和牛車安頓好,在旁站立已久,聽觀雲這樣解釋,忽然插嘴問道:「你們怎麼知道收購來的屍體就是自然死亡的,要是有人餓極了故意殺人換米怎麼辦?」

觀山和觀雲見這青衣奴出言不善,不願多做解釋,觀山簡潔地回答道:「我們會檢查,發現凶死之人,當然是要報官的。天色已經不早了,若是太陽落山,寺中最著名的景色就看不到了,還是請二位隨貧僧一覽為快吧。」

在他催促之下,一行人跟著兩個僧人深入大蟾光寺中。

蟾光寺原名瑤光寺,最早由北魏宣武帝所修建,原本是一座尼廟,於隋末戰亂中損毀,唐初重建。天寶之亂洛陽兩次淪陷於回紇,人口凋零,十不存一,蟾光寺有幸得到洛陽一位大人物捐獻供養,才得以重現昔日榮光。

建築規模宏大、裝飾華麗就不用提了,最令人震撼的是寺中擁有大量佛教題材的壁畫。合寺幾乎沒有白牆,壁上繪有數以萬計的佛、菩薩、羅漢、護法神將,細膩地描繪了種種神通變化、本生故事、六道輪迴等各種佛門典故,琳琅滿目,不勝枚舉。

一路欣賞過去,楊行簡讚不絕口,道:「曇林上人雅擅丹青,在這樣的佛寺中出家,倒是很適合他。這麼多壁畫,不會是他一個人畫的吧?」

觀山道:「上師已經年逾古稀,腿腳不便,最近幾年很少親自動筆了,這些壁畫有些是前朝古人留下的,有些是洛陽著名畫師作品,還有些是徒弟們的手筆。」

他頓了頓,自豪地道:「畫聖吳道子揚名之前曾在洛陽生活多年,在這裡留下了大量畫作,是寺中的無上珍寶,畫聖當年居住的禪堂我們還保留著。」

太陽半落,光線越來越昏暗,二僧點燃燭火,引著眾人往方丈所在的院落前行,一邊走,一邊如數家珍地介紹壁畫內容。

行至一處大庭院,寶珠見院中栽種著一株兩人合抱粗的巨大桂花樹,觀雲道:「這便是蟾光寺第二大景觀——木樨祥雲。這株古木有千歲之齡了,每年都是洛陽區域最早開花的木樨樹,這第一枝盛放的桂花,慣例要獻給洛陽最尊貴的女子。武皇當年在時,年年都有宮中太監拿著金盤來取。」=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