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1 / 2)

他心裡酸酸的,意識到公主畢竟是公主,貌若女兒的小姑娘,實則真身是上司。

正如則天大聖皇帝為了以女身登基,自稱彌勒佛轉世,授意屬下生造了一部《大雲經》頒布天下。順我者神佛,逆我者邪魔,為了達成目的,她們這種上位者從來不信有什麼業報。

楊行簡認命地掏出裝筆墨的算袋,寶珠非常滿意,帶上十三郎向著起火的歸無常殿方向奔去。

韋訓當然不放心寶珠孤身衝進火場,登上靴子,踉踉蹌蹌尾隨在她二人身後。

當年朝廷放縱回紇兵馬劫掠洛陽,白馬寺大火燒死數萬人之眾。去往歸無常殿的路上,他們碰到許多怕火災蔓延的僧人,紛紛背著財帛包袱外逃。

望著寶珠逆著逃難人群的匆忙背影,韋訓忽然想起曇林說過的一段《法華經》。講經者雖然別有用心,可那段佛經用於此時卻剛剛妥帖。

人間猶如熊熊燃燒的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身處此宅者,有人泣嚎奔逃,有人無動於衷,有人趁火打劫。

然而卻有極少數那麼一兩個無所畏懼的勇者,明知前途艱難險阻,依然逆行而上,想盡一切手段試圖在火宅中救人。雖天真稚氣,雖勢孤力薄,但尤為動人。

因受獅吼遺禍,韋訓的耳鳴仍未止住,身邊許多聲音聽不真切。然而恍恍惚惚之間,他似乎聽到天地間有一種類似蛋殼破裂的奇異聲響。

是鳳凰胎要孵化了嗎?

——————

大蟾光寺昨天剛剛發生了放生池浮水鬼,造成踩踏事故的盂蘭盆慘案,今日更爆出一件震驚洛陽周邊的大事。

遠近知名的大德高僧曇林上人受到一位羽化登仙的天女指引,為了安撫喪生於盂蘭盆夜的百姓,同時賑濟流離失所的饑民,他發願捨身成仁,以此肉身超度冤魂。

向一位過去的下屬口述遺言後,當夜他日常修行的歸無常殿突然失火。佛殿規模宏大,火災無法撲滅,持續了整整一天,直到天黑後才漸漸熄滅。

僧人們從熱浪滾滾的廢墟中央發現曇林上人圓寂後的乾燥遺骸,他面容安詳端莊,屍身完好無損,雙手合十端坐於蓮花坐上,已經化身為即身佛。

他留下一首慈悲佛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不僅肉身成佛,且業火焚燒不損絲毫,這項奇蹟震驚了所有人,消息飛速傳播出去,洛陽乃至京畿道區域的信眾為之動容,上至宗親貴胄,下至平民百姓,無數人蜂擁到大蟾光寺瞻仰這位高僧涅槃後的莊嚴遺容。

曇林的佛偈含義十分直白:只要發善心救濟災苦,則能與他一樣直升極樂佛國,免受輪迴之苦。

講經說法的影響畢竟縹緲,肉身不朽的即身佛神跡卻是直觀的,東都的權貴富豪們大受震撼,以河南府尹竇敬為先,公卿勛貴富商巨賈爭相打開私家糧倉解囊捐獻,財帛和米糧如同洶湧的洛水一般源源不斷湧入,比盂蘭盆節的布施更多上千百倍。

按照曇林上人的遺言,蟾光寺不留分毫,全部用於賑濟災民。

他讓最富有慈悲心的弟子——典座師觀潮繼承自己衣缽,作為大蟾光寺新一任住持,以便於統理和布施財物,一切身後事安排得妥妥帖帖。

作者有話說:

無獎競猜,當夜真寶珠到底在哪個階段退出的。

捋一下後台線索:五年前曇林去拜訪了元煦的兄嫂,認為封印將毀,修羅馬上重回人間,心理陰影大爆發,就忽悠了一個大高手仇堅成剃度保護自己。沒想到當時陳師古已經重病,後續接班的修羅崽子韋訓出師了。

仇堅成出家後不再問江湖事,所以沒聽說過出師後聲名鵲起的青衫客,更不知道他以仇不過夜聞名,於是就真的應了「仇」不過夜。但凡他們打聽一下韋大和江湖超新星騎驢娘子,也不至於。

第119章

為了驗證寶珠的計謀是否能順利進行,一行人繼續在蟾光寺逗留了幾日。

曇林的屍體由石灰吸潮,再經過火災餘溫緩緩烘烤,已經變成一具定型的脫水乾屍。

蟾光寺的僧眾本來就很擅長對屍體進行防腐,經過韋訓暗示,他們悄悄取出曇林的內臟,在腹腔內填上石灰和香料,全身刷上防腐的桐油,將來再鍍一層金身,這具渾身散發香氣的即身佛足可以堅持二三百年不朽。

至於觀川的失蹤,大家認為他以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江湖俠客,曇林大師涅槃成佛,他的護法任務就結束了,消失是理所當然的。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