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郡守(二合一)
「現下薊州無才,楊公可願暫代薊州郡守,還薊州百姓一個安居樂業?」
小白的話一出,莫說年過半百的楊頌,小白身邊的劉德、柳珀,還有一些正在低頭伏案記錄的將士、漁陽來的幾家大姓族人,具是心一跳,不由自主就停下了手裡的筆,眼神望向楊頌。
就連昨天晚上被楊頌拉著熬夜給他磨墨的楊德,也眼神呆滯的看著他爹。
這可是郡守啊。
郡守掌一郡之地,往上升就是去洛京,往往入為公卿;三公九卿罷政,亦多出為郡守。
郡守這個級別的官職,都是要由皇帝親自任命的,陛下來開口,沒有任何的問題。
別看陛下這時候說的是暫代薊州郡守,那是因為現在他人在薊州,朝廷在洛京,正式任命是要在朝廷里走一遍流程,給官員下發正式的文書衣冠和郡守印鑑的。
這段時間郡守暫代的好了,等天子回洛京,正式任命文書不就下來了。
前兩天還在嘲笑田家兩小子為張家做嫁衣的趙申,這時候的眼睛珠子可比之前還要紅。
田家是正經外家,張宏也是和天子往上數能論親戚,但是楊頌這老小子,以前在齊國的時候都沒出仕呢,現在獻上個策文,倒是在統一天下的晉天子手裡,一下就能摸到個郡守出來。
老友的人生大起太過驟然,讓趙申萬分不適應。
大家不敢犯上直盯著皇帝,都紛紛去盯楊頌。
而被所有人注視的楊頌,這時候也心跳如鼓。老人家這輩子都沒體會過這種驚喜,最大的理智就是不要讓自己在皇帝面前丟臉,於是就讓自己一動不動,努力克制。
等他感覺自己可以了,顫顫巍巍舉起雙手:「承蒙陛下厚愛……頌,定不負陛下所託,讓薊州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小白托起老人家的雙手,滿眼讚賞:「楊公已經是薊州郡守,只是目前薊州少人,缺什麼,楊郡守儘管和柳珀他們提。」能自帶乾糧上班那最好。
然後小白看向柳珀:「燕王謀逆,后妃子女一併帶去洛京交由宗正發落。燕國暫先除國,以薊州為郡,楊頌暫代薊州郡守。」
柳珀點頭稱是,忙和新上任的楊郡守表示會好好配合他的工作。
小白也不是看文章看上頭,一個激動就來任命的。
這份文章寫的文采很好,尤其是誇他這麼年輕又這麼厲害的那一段,辭藻看得小白都覺得羞恥。
後面針對薊州問題的解決方案,以及小白閱後提問環節,都證明了楊頌不是紙上清談的人,昨天一天的時間他還能做個數據調研,人在漁陽,但對薊州、燕國卻都有所了解,解決方案務實的很。
而且他還是半個本地人,是個從東方大國前齊搬過來多年,十分熟悉這裡,但和燕國本地還是不太能融入的,齊人。
雖說現在這些齊人都在漁陽落腳生根,可總共也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小白相信,給他們個機會,他們很樂意再舉家搬去齊國。
提防地方勢力做大的前提,也得是地方有做大的潛力。
北方的薊州是有的,不然養不起從前的燕國。這一塊至少在富裕程度上,是要比長沙、吳、越等地好,但是因為第五潛魚的這個混帳大方的拿境內百姓勞動成果資敵,這流失的糧食和動亂中死了一半的百姓、士兵,讓燕地至少倒退十年。
楊頌不是純粹本地人,還了解薊州的情況,和本地一些勢力都能說得上話,又比洛京官員更清楚這裡到底什麼情況,還年紀大知輕重……綜合來看,他實在是一個很不錯的人選。
如果沒有他主動舉薦的,小白原本想選對象是柳珀和張宏。
挑選柳珀的理由,是他能力出眾,能文能武,心細又主事,還看不上薊州這地方,就算做了薊州郡守他目標也還回洛京;張宏的話,半個本地人,年輕想出頭,目標也是去洛京。
楊頌就這麼倉促的走馬上任了。
他年紀大,資歷也大,張田孫趙楊五家的人他都認識,指揮安排五家的人他幹的輕車熟路。到底也是經過齊王,來到燕國紮根的人,沒做過官,但是知道現在薊州到底要幹什麼。
找柳珀借了些兵,又把五家這趟帶出來的子弟、僕人全都使喚上,楊頌開始一點點穩定薊州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