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漢中人,魏國某個家族裡被分出來的落魄士人,同樣不甘心才學被埋沒四處奔走,雖然在洛京沒混出頭,但是才華被上陽郡守看重了,在他身邊做沒編制的門客,平時幫他幹活。
劉芍與張家的案子發生之後,阜陽縣令一上京,他就被郡守派去了阜陽,就算後面姚章帶著他的師侄們過去,想要帶門派學生刷履歷,都沒幹過王琦,阜陽縣的一切愣是讓他處理的滴水不漏。
連丞相都覺得這是個人才,上書告訴小白可以真任命了。
一想丞相年紀也大了,小白就也沒叫童明去請,趁著離下值還有一個時辰,他自己騎馬去了丞相府。
丞相府的屬官們大部分是有資格進朝會、能參與祭祀的,一看見小白就認出了他,趕忙請他進去。
丞相正在和大司農討論邊境長城今年修葺工作需要用多少人力物力呢,忽然就聽見了外面屬官叫「陛下」,再一抬頭,皇帝的身影就進入視線。
大司農行禮後乖覺起身出去,小白對著他一點頭,在丞相起身讓出的位置上坐下。
「丞相的奏章,孤看了,阜陽縣令一職王琦既然做的好,那就讓他繼續做。」
「那臣等下就去安排人去阜陽送上任命詔書,陛下可要親自寫?」丞相猜皇帝就不是為了這個事來的。
「丞相發就是了。」小白又說起了另外的人:「姜茂管著登聞鼓,雖說案子處理的不多,但也做的不錯,孤有意讓他做洛京縣令,管洛京諸事。登聞鼓依舊在宮門口,由他管著,洛京縣衙挪到這裡就是了。
洛京縣令這些年也做得很好,讓他調去大司農手下吧。」
丞相想了想,勸道:「陛下,縣衙依舊還在城中最好,來往客商、鄰里糾紛這些,恐怕無人會想要去宮門找縣令。
至於登聞鼓,放在宮門口無妨,縣衙外也可以在置一個。」
真敢頂著守衛官兵去敲宮門口登聞鼓的人不多,不是大案要案誰敢去。
但是縣衙外的鼓,普通人還是會敢敲的。姜茂做了洛京縣令,那民生問題都歸他管,登聞鼓也是他管,多瑣碎的事都是他負責,正好都放一塊了。
「還是丞相思慮周全。」小白點點頭,知道這人事調配公孫丞相是完全同意的。
丞相眼神溫和的看著小白,這都是小事,不值得皇帝親自來一趟,還有什麼事,也一併說了吧,陛下。
接收到公孫弘眼神的小白決定就說了。
「丞相,孤想開春之後,在天下召集賢才來洛京。」
丞相提醒道:「洛京暫時並無職位空缺,陛下。」
天下當然有賢才,但也不代表洛京就無賢才。作為晉的老臣,公孫弘不喜歡那些從前瞧不上晉不願出仕的人才,不過主要原因也是他說的,沒有空缺的官職,找了賢才是要幹什麼?
「孤要的人才,不止是能做現在朝中事的人才。
擅長數的,能和太史局一起計算星辰運動的,完善曆法;擅長農的,能知道什麼地種什麼東西,怎麼養不同作物;擅長冶鐵鍛造的,可以讓我大晉兵戈更利。」
小白給丞相舉了個例子:「孤去雲中時,發現御馬就較為困難,而胡人天天和馬為伴,騎馬對他們來說就很輕鬆。
於是孤一回來,就找少府去造了幾樣東西……」
他帶著公孫弘去相府外,發現大司農也正圍著他的馬左看右看呢。
小白和公孫弘上前,指著馬釘上鐵掌的四個蹄子和馬背上的硬鞍、馬鐙問:「丞相可要上去試試?」
在五原城的時候,他也有把圖給五原縣令留下,當時重點是守城造弩,已經沒時間做這這個了,等後面五原城內務穩定下來,五原縣令有條件了會去造的。
在薊州也是天天忙活,一回洛京,那天少府令找他的時候,他就也把這圖和功能都告訴了南維。
專為皇家服務的機構辦事效率很高,除夕當天小白就收到了一匹有他需要所有東西的馬。
大司農主動給牽韁繩:「丞相可要上去?」
他一出來就看見外面這匹馬,馬沒什麼稀奇的,但是馬身上那些不屬於它的東西很新奇。
門口跟著皇帝來的守衛說這是皇帝的馬,他這才只是圍著,沒有上手去摸。
現在丞相上去了,等下他要是也想嘗試,那不就好開口了嘛。
公孫弘雖然年紀大的背都有些佝僂,但只是上馬而已,不是騎它顛簸,他還是能做的。於是扶著馬鞍,腳踩馬鐙一上,他就明白這兩樣東西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