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察覺到什麼,對著皇帝拱手一拜,「陛下,洛陽學宮的學生,是否都會是貴族子弟?」
他需要問清楚,到底皇帝想要辦的官學是只供上層貴族的教育,還是同自己學派理念契合。
小白看向發言的青年,肯定道:「以後全大晉的學子都可以來洛陽學宮求學,無論貴賤,只看能力。」
能跋山涉水來洛京的,在小白眼裡賤也賤不到哪裡去,可在這個時代貴族眼裡,那是真的門第不高。
那青年眼睛一亮,問道:「那陛下是否也贊同子勝先師的觀點?」
好,確定這個青年是上雍學派的人了。
子勝,上雍學派創始人,廣收門徒,大力推廣教育事業,只要是有時間聽他課的,真庶民老農他也會講課,主講的是諸學派都學的基礎知識和做人道德。
著名事跡是和某個國君辯論人的智慧與貴賤無關,和教育有關,把諸國一堆自恃身份血統的貴族搞破防,趕來趕去。
小白:「教育,確實是改變一個人的重要方式。」
他未來要辦的洛陽學宮就是廣收天下學生,只看能力,貴賤不分,實在家裡想要拉關係的可以酌情給定量名額,所以他天然就是站在支持教育下沉的立場,可以回答該青年的問題。
可他這麼說了,在另一些人眼裡,就等同於皇帝支持上雍學派。
上雍學派的學生最多,尤其是出身差的一抓一大把,世人稱頌上雍學派的時候,不喜庶民獲取知識的貴族自然就討厭上雍學派,也會有其他學派認為讓太多人知道太多事容易讓國家動盪。
刨除掉身份差異和理念爭端,還有一些祖上有仇的士人紛紛站了出來,這個說「上雍一家攪亂民心」,那個說「無恥之徒蠱惑君王」,還有搬出他們自己理論來噴上雍學派理論的,場面一度陷入混亂。
公孫弘心想,他就知道會有現在這場景。
朱平站出來大聲喝道:「天子御前,你們豈能如此失禮!」
感謝他平時上朝時候和同僚們也沒少吵架,一張口大嗓門也能震懾住全場。
-
小劇場
小白(開心搓手)六一兒童節了,來建個學校玩吧!
朱平(恍然大悟)(眼神認可)不愧是陛下,跟了!順便這裡感謝齊王,你們的廢物讓我們晉守恆出了一個聖君!
廢物齊王們:滾,你禮貌嗎!
某個玻璃心齊王看著現在洛陽學宮辯論廣場台階上的這一幕,回想起了自己曾經被一堆不同學派學生指著罵的那個下午。
那時候,他還很年輕,意氣風發,想把齊國打造成大賢們都待的文宗之國,然後他就發現那群學派一個個凶的要命,吵著吵著就動手,天天就沒人聽他齊王說什麼。後面他懶得管了,那群人居然一致對他。
不想回憶自己到底被多少種形容詞罵了的齊王砸吧嘴,眼神期待的看著上面,諸學派,到你們展現自己真正實力的時候了,快給我狠狠的罵第五小白!
第122章 辯論
朱平這中氣十足的一聲怒吼,確實讓辯論台這裡的士子們立刻安靜下來。
眾人只認出了小白是皇帝,並不知道公孫弘和朱平的身份,見他們兩個一個頭髮花白,一個也年紀不小,能跟在皇帝身側,應是皇帝信任的貴族或朝中公卿。
只是他們也都是心高氣傲的士人,自己獨自來此或追隨師長而來,目的各有不同,但絕對不會是輕易就放棄的人。
又有一個學子主動上來,對著小白行禮,問:「陛下想建立學宮,卻讓我等同那些卑賤之人同處一室嗎?卑賤之人也能和尊貴之人同處一室……自古以來豈有如此尊卑不分之事?」
這人長得高高瘦瘦,外表看著還算不錯,衣服華麗,身上的配飾也多,一開口就獲得了一部分人的贊同和大部分的敵視。
伸手攔住想要代他說話的兩位老大臣,小白看向他:「你是何人?」
這神情頗為自傲的青年拱手又是一禮,對君王的禮儀和尊重半點不出錯,「東平侯府,宴秋。」
他就是那種身份足夠高,家裡找點人脈關係就能給他謀個位置的貴族子弟,當然也沒有參加招賢令。今天出現在這裡,不過是和朋友好奇這裡便過來看看,又碰巧遇上皇帝而已,
公孫弘提醒道:「許是東平侯的兒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