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言論肯定會得罪現在的貴族們,但閔子游顯然膽子大的很,出來說這話就是他已經分好了陣營,和未來攀附皇帝的方向。
最後,他那句為宴秋爺爺感到抱歉是最損的,損到可以去做滾滾外賣員的地步了。
楊德砸嘴:「宴秋被氣得差點動手了呢,但是全場士人幾乎都站在閔子游那邊。」
小白:「自然,來洛京的士人哪個不認為自己身懷大才呢。」
楊德點頭,想想他楊家,簡直就是閔子游辯論的最好證明案例。
以前在齊國富貴過,後來他爺爺、父親兩代人都不受重用,跟著田家去了漁陽,靠著他爹的的才能,一舉翻身。
楊德時常也會驕傲他的父親,被閔子游這麼一說,頓時感覺他爹就是那群士人現在追求的模板。
閔子遊說的沒錯,感謝他爹,幫他楊德混到了皇帝身邊親信的位置。
才想著處於士這個階層的人應該不會有人質疑尊卑貴賤的論調,結果就出現了有質疑的人,儘管這種質疑的內核是另一種的意義上歧視,但這也算是觀念進步了,讓小白的心情好上不少。
他揚起嘴角,為這個時空依然也會有這樣的價值觀念而感到開心。
「楊德,你替孤跑一趟東平侯府,給東平侯送些東西。」
今天洛陽學宮的事,要不了兩天就會傳遍洛京,這種丟臉的事估計東平侯也已經知道了。
對待老人,小白一貫是比較尊敬的,可不敢讓東平侯被氣病了。
-
小劇場
小白:居然有人主動挑起分化對立,雖然很六,這嘴也太毒了吧
閔子游把宴秋一拳擊倒在地,在他身上反覆蹦蹦跳跳:陛下陛下,看這裡,看這裡啊!
對學宮有陰影的阿飄們:不對勁啊,憑什麼他第五小白不用挨批,還有人做他嘴替,我們為什麼就沒有這樣上道的臣子啊!?
第123章 送禮侯府
楊德帶著包裝好的禮物來到東平侯府時,已經是黃昏時候了。
他告知身份,被僕人引進府內,面不改色的路過跪在院中的宴秋身旁,被東平侯和東平侯世子親自接待。
世子是宴秋的爹,他也就算了,東平侯也來迎他是楊德萬萬不能受的。
「東平侯快快坐下,此行不過是為陛下送個東西,陛下吩咐不要惹您勞累。」
他側身避開東平侯的禮,等進入已經點上油燈的屋內後大家互相坐下,楊德像個初入洛京的毛頭小子,靦腆微笑。
「久聞東平侯之名,在下中郎將楊德,從陛下之命來為東平侯送些禮物。」
東平侯宴磯也已經五十多歲了,負責過皇帝車馬,宗正卿也做過,可見晉國皇室對其的信任。只是前些年覺得自己精力不濟,在閔帝繼位後回家養身體了。
現在楊德見到的他,頭髮斑白,臉色平靜,比起孫子宴秋的王孫公子模樣,多了不少威嚴。
東平侯對著楊德頷首點頭:「是我讓陛下操心了。」
他也沒有把宴秋的事單拎出來說,因為都是年輕人中間的事,作為裁判的皇帝沒有追究,東平侯自然不會主動提起。
東平侯讓僕人給楊德遞上一碗水,「令尊在薊州一篇策文名震天下,聽說還在薊州打理推廣新農具,春耕之時親自去每個鄉縣,把薊州治理的清明有度。
今日看見你,我就知道他是個齊家治國的大才。」
這不是東平侯硬夸,他看了楊德,確實覺得楊頌這人很會教兒子,起碼楊德比他兒子有出息,個性也比他孫子穩重,能直接出來給皇帝辦事,也能頂起門戶了。
自己和爹都被誇的楊德有些受寵若驚:「東平侯過譽,德不過是在陛下跟前,也沒做出什麼功績。」
說這話一說,別說東平侯了,世子都看了他兩眼。
能在皇帝跟前已經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位了,你居然還想著建功立業,這是有點卷了,小兄弟。
「正事可不能忘了呢,這些都是陛下讓我送給東平侯的禮物。」
楊德拍拍手,帶來的幾個人紛紛打開手中都捧著盒子,裡面裝著的東西有金子、珍珠、花瓶。
金子東平侯府不缺,品質好的珍珠的確珍貴,青色的花瓶吸引了世子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