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時一路都在下雨,帶來的印泥仍舊濕潤。
玉制小印沾上印泥,在帛書上摁下,小白再把印上鮮紅文字的帛書親自捧給楊珺。
「蜀郡郡守楊珺,孤加封你為我大晉司空,位比九卿,掌水利、營建諸事,為蜀郡治水,總領蜀郡水務,你可願意?」
「臣楊珺,奉詔!」楊珺彎著腰,雙手捧著詔書伏地一拜,心頭的巨石終於落了地。
位比九卿的司空一職無關緊要,這份量極輕的詔書才是對他、對蜀郡意義重大的存在。
他想在蜀郡興修的水利工程,要花費的時間、人力都太高了,未來會修成什麼樣,能達成什麼效果,他自己是心中有預期,可外人卻不一定,這事非明君在位不可。
只有心裡有數,在意蜀郡百姓,關心蜀郡未來的發展的君王,才會支持楊珺用未知的時間去做一件結果也未知的事情。
如果碰上個諸國時期耳根子軟的皇帝,他一上書,朝廷同意他修,他帶著蜀民才修了沒多久,自己半路死了或者花費時間久點,洛京那邊就要停工……
楊珺都不敢想那對蜀民來說是多大的大禍事,更不敢想蜀人會如何看待洛京朝廷。
萬幸,楊珺沒上書,就在蜀郡等到了天子。有了天子的承諾,他相信,就算在自己有生之年不能完成這項工程,天子也會安排人繼續這項工程。
想到這裡,被小白扶起來的楊珺收好詔書,提議道:「陛下, 現在八月,那臣今年秋收之後就開始調動蜀民開始準備。不過鹽政一事,陛下可否再令設蜀地鹽官,安排一人?」
想想楊珺都快六十了,年紀比御史大夫都要大,忙著修水利工程已經夠折騰人了,小白也不想強迫老人勞動。
「劉德,你去把柳珀找來,把魯符和魯智、魯平、魯直他們幾個也請過來。」
劉德很快把人找來了,還順帶多搭了個人。
刁無忌面不改色的行禮,他是史官,來這就是為了皇帝身邊所有的第一手資料,什麼事都要摻和聽一聽。
小白無視刁無忌,先看向柳珀,「柳珀,你先留在蜀郡,等把蜀地所有鹽井都打通後,孤欲封你為蜀中鹽政,總管後續所有蜀鹽相關要務。」
柳珀有些懵:「陛下,臣管鹽務?」
管著鹽,這一聽就是個皇帝心腹才能擔任的重要肥缺,可他分明是將軍,就算幫著也處理的不少燕地地方政事,他也沒想就轉文官了啊。
小白對著他一點頭,「出產的蜀鹽孤都和楊愛卿定好了,留夠能讓蜀民低價吃鹽的量後,後面的統一由官府調配,再剩下的你負責把它們賣去百越。
你先用鹽和百越諸國交好,再圖以後。」
柳珀舉起雙手,「陛下,臣領命。」
陛下都用「圖」了,那意味很微妙。柳珀想想,也不是不能帶著百越的戰功回洛京,說不定還有望比王歸要早封侯呢。
小白:「你有不懂的就去找楊愛卿求教。」
從沒被叫過愛卿的柳珀看了眼那個摸著鬍子的黑皮膚長者,「楊郡守為蜀民吃鹽一事,殫精竭慮這麼多年,要不,這事還是讓楊郡守負責?」
楊珺看著柳珀悠悠道:「老夫已經領了陛下的詔命,不日起,要在蜀郡廣召人手興修水利。」
小白想起什麼,補充道:「楊愛卿,徵發水利徭役,來服役者皆可領取一斤鹽。若有死傷者,你看著給他們賠償。
在你治水期間主動配合的本地大族,可優先拿到鹽引。」
楊珺深以為然,當著在場眾人的面,直呼「陛下聖明」。
治水要修的工,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活。他從前帶著蜀民修些小型水利工程,還會時不時出現傷亡,更別提現在要修的大工程了。
而聽不懂他們倆人到底說什麼黑話的其他人都是一頭霧水,怎麼鹽的事都才只弄了個頭,突然間楊珺就要去搞個大工程了?鹽引又是什麼?怎麼一早上沒見你們君臣關係就這麼突飛猛進了?
劉德把楊珺呈上來那份工程計劃圖送至魯符面前,魯符帶著三個魯直他們三個小輩一低頭,眼睛都瞪大了。
他們雖然主要做的都是機械工程之類的活,但往前代代都在蜀地走動,勘測鹽井,對水文地理同樣是很了解的,能看得懂楊珺到底是要做 一個怎麼樣的工程。
魯符的誇讚脫口而出,「奇哉!妙哉!」
按照楊珺的設想,把岷江在要轉彎的河段分成江與外江,內江灌溉,外江泄洪,枯水洪水時水量會自動調節。
這樣精巧的設計,還只是這個工程的亮點之一。
魯符越看眼睛越亮,「楊郡守,你這計劃甚好!!」
「慚愧,慚愧,」楊珺搖搖頭,朝著魯氏子弟一揖,「以我和蜀民之力,需要費不知多少力氣才能完成此案,還望諸位助我!」
小白幫他說到:「鑿石開山,修堤分水,蜀地刑徒和徭役都加上,也不知道要做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