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2 / 2)

他們可以不搭理朝廷和新帝想改字的行為,但承載故國歷史的舊字字典和史書,決不能假他人之手,萬一就有人學術水平差或者夾帶私貨呢!

參與,這事必須要參與。

九月份,百官們每天都在想念陛下。

陛下您還好嗎,您在蜀郡如何了,想辦的事辦了嗎,什麼時候回來啊?

不知道陛下去蜀郡是為了煮鹽的百官們如此心態,無他,因為現在洛京幾乎匯集整個晉的大賢名士,太難搞了。

來到洛京的這些名人當然是為了參與後面的字典和史書編纂,弄這些就必須參與改字,可這改字的人選都已經定了,都是之前願意來的大賢和他們弟子以及招賢令的能人,皇帝不在,誰也沒權改他的定好的人選。

再說了,這些人沒官身但是也有薪酬拿,一日三餐都是陛下掏錢養的,加人進去這錢朝廷出嗎?

反正現在錢糧稅收大權在手的大司農是不願意的。

三公什麼想法百官不知道,但百官們心裡是有氣的。當初我們丞相好好寫信請你們不來,現在知道自己錯過什麼了,早幹什麼去了。

後入洛京的名士們也知道自己現在境地不妙,但編諸國史書這事他們真的不想放棄,只能厚著臉皮在洛京奔走。

雖然他們之前不搭理丞相的信,但那不是他們清高,清高的學派是沒法在諸國時代流傳至今的。

比如溧陽學派另一位大賢,御史中丞姚章和他師弟曹珮都要叫聲師叔的人,當他來了洛京,這兩人心裡再膩歪也必須好好對待這位師叔。

接待接了,住宿安排了,想進洛陽學宮也有每周定期開放的一天辯論日,師叔可以帶弟子去看,參與也是可以的,但是想進學宮加入改字小組,不好意思,我們做不了主。

諸如溧陽學派這樣,一個學派好幾位能人,但應邀來洛京的只有一個兩個,現在又來人的情況並不少見。

他們學派還算是比較和睦,有些學派不同山頭理念不同,勢如水火,現在為了加入洛陽學宮這事硬著頭皮交際,鬧出了不少笑話。

原本洛陽學宮裡並不和睦的諸人,在這些熟悉或陌生的新人來到洛京,並且也想加入洛陽學宮的工作以後,暫時放下手頭爭端,一致對外起來。

什麼,你們也想加入洛陽學宮,你們憑什麼?我們順應天時,順應人和,應丞相邀約,面聖被陛下親自定的工作,工作已經成功進展開了,你們這些不上道的人想中途進來分杯羹,早幹什麼去了?

這邊新人也不甘示弱,不同學派的我們就說學識,同一學派的我們就爭理念,兩邊在洛陽學宮辯論台從白天吵到黑夜,出色的辯論內容都夠個學派再多加個幾頁篇章了。

聯繫舊友同門不成,去學宮想以學識壓過他們也壓不過去,百官們又表示他們不插手學宮的事,三公和穆王孫也不表態……

這些新來洛京的人現在天天祈禱皇帝快點回京。

聽說現在洛陽學宮那些人就是和皇帝開了個會而已,他們當然認為自己不差,急需一次給皇帝展露自己才能的機會。

數著日子,剛到十月,朝野就想著陛下應該這時候已經動身回洛京了。

隨著時間慢慢過去,他們每天都焦躁難安。

怎麼還沒有快馬來洛京,陛下您到底到哪兒了呀,快派人提前來個信啊,我們要開城門接您的。

雖說這次不像去年,您凱旋而歸,但我們就是要接,總不能陛下您快馬去,快馬回,一切都悄無聲息吧?

也不是不可能。

百官們陡然一驚,想起來皇帝從來不按常理出牌,有可能還真的不想他們在城門接人。

他不想要接,百官們也必須接,不能給那些無事的學者們炮轟他們不懂禮儀的機會。要知道那些人進不去洛陽學宮,和洛陽學宮裡的人辯也沒分出個高下,現在怨念可大了,一個不好就容易惹出事來。

也有必要讓那些新來的看看,他們大晉天子是多有帝王之姿的聖主。

彼此這麼一商量,最近被那些名士學者煩到不行還不能反擊的百官們一起去找三公,我們不知道陛下什麼時候回來,三公一定知道的吧?

太尉,跟在陛下身邊的劉德可是你的親孫子;丞相,洛京西邊的城池你應該都吩咐當地官員傳信了吧;御史大夫,咱們不能給外人笑話百官的機會啊。

孫子在身邊也不知道帝王行蹤的太尉:……

有吩咐地方官但如果皇帝自己比信使都快那就沒辦法的丞相:……

已經天天看洛陽學宮裡外都不爽的御史大夫:……

經商議,大家一致決定快馬加鞭給西邊的弘農縣令去信,讓他怎麼樣都要攔住皇帝,讓他在弘農縣接風洗塵休整一天,立刻來信洛京,提醒他們陛下什麼時候回京。

最新小说: [紅樓同人] 當紅樓女兒進入其他名著世界 《我和保镖的二三事》 (快穿)欲之咒 [综]夜会(NPH) 【短篇黑化小故事】煮酒残花 沒有心跳的我其實也很慌 快穿:炮灰女配她不約 快穿:穿進愛情劇的槓精傷不起 相府少爷沦为军妓 我靠彈琴拯救世界[星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