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洛京都在討論關於洛陽學宮和那些賢者名士們,朝廷的一些改變則是只有朝廷官員才知道的。
比如鹽務司和交通司的成立,府衙都沒有的張巍和王歸已經開始組建班底搞交通建設,全國的鹽都不再允許私人買賣,朱平也開始了把全國各地鹽場統統收歸大晉官方的收鹽行動。
再比如,已經制定出新曆法的太史局,把新曆謄抄一份,送去了玄雍宮,由重山帶去了扶仙宮,進行一項他被封什麼爵位,都無人會質疑,同樣偉大的事業。
哪怕已經成為全大晉士人心中進入朝廷踏板的洛陽學宮,也無人真正知道這些朝廷國策的變化,在地方上的鹽務糾紛傳到洛京之前,所有人都在期待新字的完成。
而下達這一系列命令的皇帝本人在哪裡呢?
在洛京西邊六百多里外的古城。
灃鎬縣令汪正這幾日來都戰戰兢兢,他想不通自己這地方除了關中良田多點,還有什麼能吸引皇帝的地方。
雖然皇帝一上來就讓他一切照常,但縣裡一尊天子,汪正怎麼可能一切照常。
趕緊安排人把這裡的舊行宮灑掃一通,帳子掛上、薰香點上,一應日常生活用品也都供應上。
除了必要處理的事,其他時候皇帝一出行宮,他就立刻跟著皇帝左右陪侍。
不同於之前路過補給,這次來灃鎬的第一天,皇帝和他帶來一行人就騎著馬把灃鎬逛了個遍,然後回了行宮,連著兩天閉門不出。
第三天,從扶仙宮和少府帶出來的專業人才們就拿出了方案,找豐鎬縣令要人手,開始勘測河流,測風水定位置。
魯氏子弟一半以上都在蜀地煮鹽搞水利呢,留在長安的大多也都在洛陽學宮裡,也就魯化這個木匠手藝人和魯本這個打鐵聖手都在扶仙宮。
他們也還有弄雕版印刷的全新重任在身,來不了灃鎬,這次出行小白帶的都是一部分少府人手,還有伊平、周祀這些中郎將,再加上仝拾這個未來的荒野求生大佬。
仝拾是不能老在洛京待,周祀則是小白預計讓他跟著仝拾一起出去,伊平畢竟是大侄子欽點的心腹,之前小白都是帶陳冬,讓伊平守宮門,該帶他出門表示信任了。
未來仝拾的任務完成,讓他回洛京的話太不方便,需要早些搞城建了比較好。
工匠們的初步工作早就定好了,選好窯址,燒青磚。附近的黃泥都能用,但能刨那些地方的泥,能砍那些地方的樹,這都是小白實地考察定下來的。
包括城池範圍,他手一指,劃出現在灃鎬好幾倍的範圍時u,知曉他來此目的的縣令汪正都傻眼了。
陛下,新城要這麼大嗎?
您之前也不是個好大喜功愛奇觀的人啊,這是受什麼刺激了?
「這個大小才夠住多少人,孤只按照五十萬人劃的。」小白完全不覺得自己劃的地盤太大有多大。
拜託,這可是長安欸!
作為未來絲路上的重要城市,大晉未來政治與經濟中心,城牆加長、加高、加厚是必然的,光是主幹道的路,小白就規劃了四車道,能同時並排過四輛馬車。
為了馬兒的蹄子,這裡都還是泥土路,但是兩邊給人走的必須得是水泥路人行道。
這時期的經典建築樣式不變,但高度加高,用上鋼筋水泥固定,抗火抗震強度拉滿是一定要的,不能讓別人一把火就能全燒光了。
萬一未來還是遵循了歷史軌跡遇上外敵,要的就是現代工業的子彈槍炮也轟不動城牆的那種強度。
自由的市井貿易這個時代完全做不到,還是只能分東西市,內部不同區域按不同街、坊劃分,未來京兆尹辦公場所和不同街、坊的管轄處他都設想好了。
東南西北四個主城門就四條主幹道,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聖獸一隻一條街。
支路就更好說,先按天干地支劃分,後面的命名權給有功於大晉的老臣子們,比如宮門口那條,直接就叫「相賢道」,當做給公孫丞相的大壽禮物,相信丞相會很喜歡的。
各種辦公府衙怎麼定,小官吏們的住宿安排怎麼建造,長安學宮怎麼安排,他自己辦公居住的宮城又怎麼建設,萬一以後還有定都在此更加強盛的王朝,還要給他們留下擴建的位置……小白越想越清楚,腦子裡已經都出現3D透視圖了。
灃鎬縣令整個人一驚,「五十萬人!?」
陛下您認真的嗎,我這個灃鎬縣現在也就不到五萬人,何德何能住五十萬?洛京現在也不過是三十多萬人吧!
小白淡定道:「以後會有的。」
他的長安城規劃裡面肯定是包含豐鎬的,不影響他四聖獸幹道和主要支道的,他都不會動,影響到的才拆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