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居住的宮城外都是各種辦公府衙,這個範圍再往外,必然是權貴們喜歡的居所。
能歸朝廷的地,小白是不會賣的,都留著做官員們的宿舍,辭職就沒有的那種,至於直接賞官員一套房這種行為,等他先把全長安的地弄到手再說。
而貴族們想要建房自己隨意,找長安府尹買地,只有居住權沒有所有權的那種,圖紙還要提前給未來的長安府尹審批,違建的話那就等著被拆,三次違建不聽直接滾蛋。
要不是鋼鐵產量和動力不夠,他是挺想試試建造一個機關長安城的。大的長安城動不了,小的機關確實可以設置。
定好可以開發的位置後,小白又回了行宮,開始拉著伊平、周祀和仝拾一起做沙盤。
他的手藝自然不必說,做出來灃鎬周邊的地形後,周祀就和伊平興致勃勃的開始排兵布陣,小白繼續開始往上加建築。
宮城、朝廷部門、東西市、官員宿舍,大小教育機構,還有各處鐘樓……把別說是高大樹木都存在的時候,現在的宮室都很高了,就是不高,小白也會用鋼筋混凝土造高建築。
就按照老家慣例,沒有電梯就六層樓,飛檐斗拱都安排上,外城牆和內部的防禦軍事建築也都要有。
伊平他們聊著聊著一低頭,發現陛下已經在圖紙上畫下了不少建築。
等等,陛下,您畫的這是天宮嗎,什麼時候我們大晉有這麼花里胡哨的建築了?
那個沒門的石柱您說是門,這是什麼門,誰凱旋了?
小白忽然想起來了,人力和電力機關弄不了,他能不能用自己有限的靈力,布置個陣法呢?
-
小劇場
阿飄們圍著小白堆的沙盤嘖嘖稱奇,這哪裡是五十萬人的城市,這個大小範圍,分明是按照百萬人來建造的!
虧他們以為這小子無欲無求,好傢夥,他一整就整個大的,這麼多年那個君主搞過這種大城建啊。
老家的阿飄們冒頭:你這個長安城,怎麼除了名字和位置一樣,別的都和我們的長安完全不一樣啊!?
小白:為了未來長安城的官員們不至於都住不起,地我收了
關於都城長安地全在皇帝手中,並且賣房不賣地的行為,朝野詬病頗多,但哪怕最耳根子軟的庸君,也從不放開手中的都城地權。
於是未來的大晉末期,哪怕最沒權勢的皇帝,也能硬氣的讓某些官員滾出長安,因為皇帝有權剝奪他的房子的居住權,除了皇帝沒有人有長安的地。
這就導致晉末出現了不少權臣在長安沒地沒房,只能住在女婿家或者手下家裡的搞笑場景。
大晉之後,在所有人的一致反對下,再沒皇帝能夠完全掌控一國都城所有的地,讓不少朝代的末代君王暗恨,我的祖宗,您怎麼就不能學學聖天子,給兒孫留個好基業,再留一整個都城啊!
第139章 收鹽
要收天下之鹽,通過一致決議後的朝廷動作很快。
蜀地的鹽有柳珀帶人全權收取開發,蜀地之外,大的鹽場基本不是朝廷的,也是諸侯王的,小鹽場都是曾被封賞的功臣所有。
對待這些晉的老功臣,收鹽的方式很溫和,補償黃金和土地,由朝中的老人們去那些人家一一走訪勸說,主打的就是一個溫和體面。
非權貴之家,而是商人所有的鹽場,雖沒了那些朝中官員親訪,該有的錢財也會補償,土地免談。
交了鹽井能獲得大量財富,不交鹽井是以後子孫後代都不愁吃喝,這些商人自然不願意。
面對這些不願意的人,御史大夫朱平也沒有貿然動粗,強行收歸朝廷,而是親自去灃稿和皇帝說明此事。
匯報是小事,和皇帝再次確認蜀地鹽產量以及他的想法為重,更重要的,是他倒要看看,外頭那些地方到底有哪裡好,讓皇帝一天天的不回來。
之前跑外面陛下那都是有正事,再之前陛下是梁王的時候那是要修道,現在這都從蜀地回來了,陛下還是寧願在灃稿這小地方也不在洛京,朱平百思不得其解。
一定要搞個清楚的朱平帶著幾個御史府的官員騎上馬,匆匆趕到灃稿。
當他到來的時候,皇帝正在玩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