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1 / 2)

第44章 謀定後動(二) 「萍水相逢能夠再度相……

「瑤姊, 這個字怎麼念?」

「『和睦』的『睦』。這是你阿父的名諱,平日裡可不好隨意提起。」

袁睦的女兒袁敬亭今年才六歲,但見了謝宜瑤卻毫不認生, 一雙明亮眼睛如葡萄般, 炯炯有神。

袁敬亭從小就表現出對詩書極大的興趣, 袁睦一開始並沒有想著讓女兒讀書,無奈她總是好奇地問他這個字的讀音、那句話的意思,袁睦也不好意思不回答。

長久下來,她自然就能看懂一些簡單的書籍了。

正是因為袁睦並沒有專門請夫子來教她,袁敬亭平日讀什麼書, 全憑她自己的喜好決

定, 雖也對四書五經感興趣,卻更喜歡讀一些雜史筆記。

而這些東西,恰恰是謝宜瑤也愛看的, 因此兩人很是合拍。

袁敬亭對這世間的是是非非還很陌生,但她覺得公主阿姊肯定是個好人。她願意把這麼多書都借給自己看, 還時常會為自己解惑。還有個沈娘子,也會經常在表姊的書房出沒, 對自己也很好。

而且袁睦雖有固定的俸祿, 謝宜瑤卻也還是會掏出錢來補貼他們一家三口的家用。至少給袁敬亭花這些錢,她是很樂意的。

謝宜瑤說起套話來並不含糊:「舅父莫要客氣了, 這都是我的一片心意呀。雖說我姓謝, 但也是阿母的女兒, 身上有著一半袁氏的血脈。再說了, 你我謝袁二氏往上數幾代,都是陳郡陽夏出身,本就親如一家。而且我每每看到敬亭這孩子, 心中都歡喜得很。於情於理,你們收著這些都沒有什麼不應該的。」

謝宜瑤這話並不全是在誆袁睦,如果沒有袁敬亭這個表妹,謝宜瑤未必會主動讓舅父到公主第來。

袁睦實在拗不過,最終還是放下了清高,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謝宜瑤多餘的關照。

至於他和柳十四衝突的後續,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謝沖還算上道,後來訓誡了柳十四一番,叮囑他不要再生事。袁睦也沒打算對柳十四死纏爛打,對於這樣的結果並無異議。

反倒是謝宜瑤的心中有了疙瘩。

為了替兒子表達歉意,謝沖將好些個新得的奇珍異寶送進了謝宜瑤的公主第,其中有個南海琉璃做的香爐,工藝很是精巧。

靈鵲第一眼見到這個香爐,就驚嘆道:「江夏王也真是大方,光這個就要好多金呢。」

謝宜瑤不以為然。

「這點對他來說,恐怕只是灑灑水罷了。」

按照袁睦和蕭延透露給她的消息,謝沖早已是家財萬貫了,他不僅在京城斂財,而且在外地也有不少灰色收入。

天高皇帝遠,郡守縣令們在地方「收穫」更豐富,但京城的顯貴們離權力中心更近,前者對後者自然多有上貢。

天下財寶,都在源源不斷地流入京城。

連袁睦這樣來京城沒多久的皇親國戚,都有許多人上門進獻,謝沖就更不必多說。何況前不久他還加了官,眼下權勢更是滔天,就算他不開口,金銀財寶也會自己往王府里涌。

雖然這一世謝宜瑤並不執著於這些稀罕玩意了,但能從謝沖那裡撈一筆油水,她還是很樂意的。

靈鵲盯著精巧的香爐看了一會兒,突然說到:「今天一早黃阿婆親自上門送了一批香料來,說是要孝敬殿下的,他們先送到庫房收著了。」

謝宜瑤詫然:「黃阿婆來過了,怎麼不留她坐坐?可留了什麼話不曾?」

「她還要趕開市的時間,來得早也沒久留。至於話嘛,就說是多虧了殿下之前的指點,讓她賺了不少。」

謝況下詔尚佛,佛教在南楚日漸盛行,京城又是首善之區,香料的價格自然是愈發水漲船高。

謝宜瑤還記著這一點,提前許久就派人在外地收購了一批香料,後來還順帶提點了一下黃嫗。

黃嫗雖然日常生活中偶然會犯糊塗,但在要緊上卻並非如此。

她自年輕時就很通生財之道,一大家子發了好些年的財,無奈命途多舛,失去了親人和家產。

如今寶刀未老,幸好遇上機緣,借謝宜瑤的資助和關照又把生意做起來了。謝宜瑤只是告訴她香料價格八成會漲,她便藉此大賺了一筆。

當然,最後也沒有忘記提點她的人。

光是她送給謝宜瑤的這批香料,如今的市價加起來就已經遠遠超過當時謝宜瑤給她的那些財帛的價值了。

謝宜瑤讓靈鵲去取了一些香料來,在爐中點燃。

不過一會兒,屋內便有氤氳香氣。

靈鵲好奇問道:「殿下為何對她格外照顧?」

「我小時候和黃阿婆是鄰居,她對我關愛有加,雖然並非大恩大德,卻已經是緣份了。萍水相逢能夠再度相認,實屬不易。」

每當自己遇上前世並無交集的人,或是改變了身邊人的命運時,謝宜瑤才會感受到自己真的重活了一回。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