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宜瑤那日在顯陽殿聽到司硯的話後,變得比往日更為謹慎。前世的失敗和幾十年的人生經歷讓她變得小心翼翼的,唯恐被人猜到了目的,行事越發束手束腳。
反倒是沈蘊芳初生牛犢不怕虎,格外敢想敢幹。
謝宜瑤被說得有些羞赧,但也不惱,反而誠心問道:「那依懷香所說,該怎麼辦?」
第47章 謀定後動(五) 「貪生怕死,人之常情……
「我曾聽聞松陽侯毫不遮掩對太子的不滿, 因此也有些人暗地裡想要投靠他。」
見謝宜瑤聽得認真,沒有要打斷的意思,沈蘊芳就繼續說下去了:「大多數人即使是想破腦袋, 也猜不到貴主的目的, 因此倒不如大膽一些。」
就算有人知道她的野心又如何呢?公主想當皇帝, 多荒唐的想法啊,說出去又有幾個人會信呢。
像是司硯猜到了些許,現在卻也不能真的做
什麼。
謝宜瑤聽了沈蘊芳這番話,很是高興。她知道自己一個人的智謀有限,難免要走彎路, 有沈蘊芳在旁時刻提點, 是再好不過的。
她握著沈蘊芳的手,真切地說道:「懷香此言深得我心。倘若我門下都是你這樣的人才,何愁大業不成呢?」
沈蘊芳被誇得有些害羞:「如果沒有遇見公主, 我的這些想法也無處施展。」
「只是,具體要如何做呢?」
沈蘊芳深吸了一口氣, 將自己的想法娓娓道來:「既然皇帝有招攬人才的心思,定會有相應的舉措, 到時候便會有人聞風而動。太子和諸皇子都年幼且住在宮中, 普通人很難接觸到,而京城中唯一的皇弟江夏王將要出兵北伐去, 離開京城很長一段時間。有心人的選擇有限, 如果他們知道皇帝看重臨淮公主, 則自然會想到要走公主的門路。」
謝宜瑤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示意沈蘊芳繼續說。
「貴主不如向皇帝舉薦一位可用的人才,能否得到重用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讓人知道有這麼一條道路可以走。至於要去哪裡找這位人才……」
沈蘊芳提議謝宜瑤派人到京中各學館看看, 說不準其中有可用之才。
……
咸寧四年三月,楚帝謝況正式下詔,聲討北燕,舉兵北伐。
雖然近幾年南楚境內大大小小的災害不斷,但論糧食產量和人口增長,都已是十幾年來南國的最高水平。
打仗,最重要的是人和糧草,人又分上陣的士兵和後勤的民夫。
無論是哪一項,現在的南楚都不缺。
先前在司州一帶對陣北燕的勝利讓南楚的皇帝謝況信心大增,同時也提升了楚軍上上下下的將領兵卒的士氣。加之北燕內部的危機仍未解除,當下確實是北伐的最好時機。
朝堂上下大都也都同意,於是北伐之事很順利地推進了下去,不少大族也紛紛捐出資產以充軍費。
當然,北燕也不會坐以待斃,即使不知道南楚的具體計劃,也又一度在淮南屯兵備戰。
南楚這邊則一切都按照原先的計劃進行,江夏王謝沖被任命為主帥,直攻合肥,志在收復淮南一帶的失地。
臨行前,江夏王府連擺了三日的酒宴,為謝沖踐行。最後一日晚上,謝沖只請了一些心腹親屬,而謝宜瑤亦在其列。
「義道,為父這一去……也不知還回不回得來了!」
謝沖已經醉得恍惚,摟住了世子謝義道的肩膀,神志不清地哭訴。
「阿父,不要說這種話了。」
謝義道難得見到父親這幅樣子,心裡很不是滋味。
為了給謝沖送別,謝義道特地從外地趕回了京城,畢竟戰場上什麼都可能發生。
誰都不知道謝衝到底能不能平安歸來,就連知曉前世過往的謝宜瑤也不敢打包票。
然而收服淮南的失地這個目標,與直接打下整個北燕比起來,算是比較容易,尤其現在淮河下游和上游基本都在南楚的控制之下,優勢更為明顯。
謝況當然是看重自己的四弟,才將主帥一職交給他,如果戰事順利,等謝沖身上有了功,權勢地位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只是謝沖並不懂得兄長的良苦用心。=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