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軍事上的具體安排,謝況從不會和謝宜瑤說,她怕他起疑心,也不主動問。謝沖作主帥,她還能從謝沖那裡想盡辦法問來一些細節,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謝宜瑤繼續分析局勢:「皇帝有拿回淮南的決心,給江夏王派的人中不乏能征慣戰
的,我看江夏王還是有八成可能順利合肥收復、壽陽,甚至有機會窺探青州。」
沈蘊芳認可:「而且北燕並吃不准我們到底會從哪些地方進攻,多路並進的情況下,他們總要有利益取捨的。」
沈蘊芳的食指順著長江的方向從上游到下游,如今由東到西數州郡,楚國都有部署。
謝宜瑤點點頭,接著說道:「周祿出任雍州刺史後練兵秣馬,南方還有在荊州的謝凝作後盾,直接虎視眈眈地威脅著洛陽,北燕不敢派出太多兵力到淮河下游的。這些江夏王也曾和我說過的,可見他並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只是惜命罷了。」
雖然北伐明面上跟她一個公主毫無關係,但戰爭中的每一環都會直接影響到朝堂局勢,謝宜瑤不得不時刻關注其走向。
謝況先前的調兵遣將,現在已經初有成效。除了屯兵荊襄的周祿、謝凝,被調回京城的郭遐此次也得到了立功的機會,將駐守姑孰一帶,聽候調遣。而從襄陽回來的謝冰現在則在京口練兵,京城則由謝況的另一心腹陸淵來守衛。
分析到此,謝宜瑤和沈蘊芳對北伐前幾戰還是比較樂觀的,至少收服淮南失地的問題不大。
只是……
沈蘊芳嘆道:「當年義陽被圍,郭遐駐兵不出,不僅未被嚴懲,反而被重用了。」
謝宜瑤道:「郭遐、陸淵這些寒門庶族出身的武將,能有今天的地位都是靠著戰功和忠心,就算不能打勝仗,也不會反過來害皇帝。所以雖然兩年前義陽被圍的時候,郭遐沒有聽從詔令出兵,也沒有被皇帝徹底拋棄。真要上戰場,他也還是要靠這些人,士族子弟實在既沒幾個靠得住的,更別提他們大都不瞧不起用兵一事。」
「可這並非長久之計。這些心腹總有生老病死的一天,而他們的後代未必能有一樣的才幹和一樣的忠心。」
謝況何嘗不知道?所以才要廣納人才。
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問題。
謝宜瑤並不在乎,只說:「這就不是我們該操心的事了。」
相反,這對於謝宜瑤來說還算是件好事。
謝況身邊真正的心腹越少,她到時候行事的阻力就越小。
所以,她不可能真心為謝況推薦可用之才,而沒有別的目的。
第48章 謀定後動(六) 「好吧……聽殿下的便……
「說到心腹, 懷香,你之前說可以去官辦的學館中尋覓人才,我有了些眉目。」
「貴主是有人選了?」
「還沒有, 」謝宜瑤搖搖頭, 「我打算親自去看看。」
她派出去的人, 只是稍微試探清楚了形勢,並沒能找到真正可用的人。
「可是,以公主的身份……皇帝會同意嗎?」
謝宜瑤微微頷首,說到:「你且附耳過來。」
……
自從南楚皇帝下詔尚佛後,京城內外的伽藍精舍就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然而隨著京城的常駐居民數量日益增加, 能再造佛寺的空地早已不多, 因此部分會像石城寺那樣建到郊外,也有一些會直接將城內的宅第直接改建為佛寺。
就連謝家故居,都在謝況的旨意下改建成了佛寺。
於是謝宜瑤也緊跟潮流, 將幾處宅院改建成了佛寺,這些是三年前賑災時, 謝宜瑤在京城內購入的,本來打算用來安置流民,
然而後來遇上謝況嚴查戶籍, 大部分人被送到了城外的的莊園充作佃戶,以此來躲避搜查, 因此這幾處宅院大多都空閒了下來。
謝況只當這些宅院本就是為了建造佛寺才購入的, 為此還誇獎了謝宜瑤。百姓也道臨淮公主素來有善心, 又在城中建了許多寺廟, 可謂是功德無量
謝宜瑤卻依然惦記著這幾座寺廟的實際作用。
這是她出資建設的,裡頭的僧人也是領了她的好處,故而要讓他們幫襯著自己做什麼, 也能方便很多。
現在,謝宜瑤帶著靈鵲、飛鳶以及裴賀,在城南的一處佛寺匯合。
這裡上個月剛竣工,還並未正式對外開放。
謝宜瑤喬裝打扮了一番,不同於平日,她穿的是京城中男子時興的裝束。她的計劃著混入隔壁的學館,親自打聽消息。
再不濟,也能滿足她的一點好奇心。
而且,她好久沒有自由自在地在市井中走動了。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