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方升,京城渡口就開始熱鬧起來,謝宜瑤一身便裝,親自為裴賀送行。
裴賀扮作遊歷山水的書生,準備搭客船逆流而上。
他的行李不多,不過幾個小包袱傍身,也不需要旁人伺候,獨自就能上路。
臨進船艙,裴賀朝岸上的方向望了一眼,謝宜瑤朝他揮了揮手,小聲念了兩個字,從口型上可以分辨出她說的是「保重」。
靈鵲在一旁擔憂地問:「殿下不怕他趁機逃走嗎?」
「天地之間,他又能逃到哪去呢?」謝宜瑤很是淡然。
靈鵲不語,想著公主定有自己的考慮。
槳劃開江水,船離開了江岸,謝宜瑤就這樣目送著,直到船隻化為天邊的小點,再到看不見為止。
謝宜瑤望著無邊的江水,許久才開口道:「飛鳶,田莊那邊,東西可用得趁手?」
飛鳶回:「他們適應得還算快,但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才能熟練使用。」
「無妨,我們有的是時間。」
謝宜瑤正準備動身回公主第,卻見不遠處一艘靠岸的貨船上,有好幾列民夫正在搬運建材,一旁還有官吏督促。
「都別偷懶!你!說你呢!」
長鞭划過,靈鵲扯扯謝宜瑤的衣袖,示意她避得遠些。
「你消息靈通得很,」謝宜瑤問靈鵲,「可知這批建材是何人所要的,這般陣仗?」
靈鵲低聲說道:「是當今聖上。」
「嘶,」謝宜瑤倒吸一口涼氣,「這就不奇怪了,我前幾日還聽他說起,百年前宮城初建時就頗有些簡陋,現在又飽經戰火,修葺一番,以揚國威,也是應該的。」
這還遠沒到「大興土木」的程度,因此臣子們也無人勸諫。他們是不擔憂現在這位天子會像前代那幾朝昏帝一般暴虐的,既然如此,皇帝想享受一下,又怎麼了呢?
謝宜瑤雖有觸動,但不打算在此處久待,略看了幾眼也就動身回公主第了。
只是臨走前,仍頻頻回望。
聖人仁善,愛民如子。
但榮光並不能照耀到每個人的身上。
……
咸寧六年七月,前江夏王皇弟沖坐徙交州。
王妃徐氏和江夏王的幾位子女都被留在了京城,謝沖如今無權無勢無財,甚至不得以遣散了許多婢妾,這次南下,算得上是孤苦伶仃。
李主簿因告發之功,不降反升。吳長史雖然涉事,但得以從寬處置,王府中其他不能證明自己清白的官吏們就沒有那麼好過了。
縱然有輕拿輕放的,也都是有背景的,譬如曾經的參軍范氏,其母是柳家女,因家世而得到庇護,只是被貶到地方去做個小官,不知多少年後定又要高升。
謝況對謝沖的處罰算不上重,但也勉強能堵住悠悠眾口了。
謝宜瑤提前得知了消息,正式的詔令頒發時,她並不吃驚。
彼時謝宜瑤正端坐在書房中讀書,聽靈鵲傳話,只說了四個字:「果然如此。」
謝宜瑤以前不明白為什麼謝況要用姻親關係來拉攏士族,現在卻能明白一些了。
像她和蕭延,作為妻姊和妹夫,有許多的共同利益了,再加上一點情分在,謝宜瑤和蕭延自然而然就成了同盟,不太容易分道揚鑣。
然而,血緣並不是萬分牢固的關係。
像謝沖雖然和她是親叔侄,但他們之間本就沒有太多共同利益,只是有共同的敵人。謝沖的財、權盡失,他對謝宜瑤來說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
只是可惜了謝義道和謝素月他們這些小輩。
謝宜瑤這些時日表面上如古井般平靜無波,實際上卻在等一個重要的消息傳來。
哪怕是在前世刺殺謝況前,都沒有這麼難熬的日子。能做的都已做了,留給謝宜瑤的只能等待。
在她最心焦的時刻,好消息終於到了。
謝沖在江州境內遇匪作亂,身負重傷,凶多吉少。
第61章 不軌之心(十) 「多虧有你在。」……
「消息可靠嗎?」
「崔公親口和長平說的, 不會有假。阿姊,你……」
謝宜琬有些猶豫,不知如何開口。
她記得長姊小時候就很喜歡黏著四叔, 這幾年也時常來往, 感情應當很好, 謝沖如今十死一生,阿姊肯定要備受打擊。
所謂哀莫大於心死,謝宜瑤現在面上看不出什麼波動,多半是一時間難以接受。
謝宜琬不大喜歡這個叔父,卻不願看到謝宜瑤難過, 所以剛從蕭延那兒得知了消息, 她就立馬趕到了臨淮公主第上。
彼時謝宜瑤正在伏案臨帖,看到這幅場景,謝宜琬有一瞬怔愣, 她總覺得自從父親登上皇位後,長姊的實在變了太多, 變得成熟冷靜了。
據說謝沖被傷到了脾臟,就算能再撐一段時間, 往後的日子也不大能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