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比起質疑和不滿,現在更多的是難以置信的喜悅。
「將來,京口的士兵,無論世兵還是募兵,都可以通過軍功獲得實打實的好處,並可能實現升遷……兵戶出身的,甚至可以通過立功,來擺脫兵戶的身份。周將軍,詳細的就有勞你來介紹吧。」
謝宜瑤側身退下,周祿又走到了中心的位置。
其實主犯們和海上的匪徒有沒有勾結,對於這些士兵來說並不重要。就算有,在沒有查明之前,這件事也不能隨意告訴他們。
迫在眉睫的是儘量最小化這次事件帶來的影響,因此原本打算循序漸進的改制必須馬上提上日程。
周祿是功名顯赫的大楚名將,本就許多士兵都很尊敬他。那些頗有些天馬行空的政策,從周祿的口中說出來,是那麼讓人信服。
加上謝宜瑤的皇親身份,這些政策又可信度更上一層。
沈蘊芳在謝宜瑤出發前,就為她分析過兵戶的問題,並且告訴她,前朝曾有將領為了鼓舞手下的士氣而燒掉兵籍,如果需要,可以仿而效之。
此事發生後,謝宜瑤心中立即有了具體的計劃,簡單與周祿商量後,便敲定了基本的方案。
雖然周祿憑藉著自己的聲名和熟練的手段,以及先前北伐大勝的結果,暫且將他們打造成了一支看上去十分精良的軍隊,卻也對他們的弱點心知肚明。
他接手這支軍隊半年了,深刻意識到這些軍隊雖然配有最新的武器和甲裝,卻未必有極高的戰力和士氣,尤其是兵戶。
那些在戰前臨時募集的士兵,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總體的戰鬥力都要勝過久經訓練的兵戶,更別提那些新納入的兵戶了。
先前北伐的成功或者會給不少人帶來楚軍所向披靡的印象,實際上真正在前線戰鬥過的周祿知道,北燕的軍隊同樣並不強大,楚軍能大勝也是情理之中。
但這片大地上,除了楚燕,未必沒有別的勢力蠢蠢欲動,他們不能坐以待斃。
關於兵制的改革,周祿早就有了比較粗糙的想法,只是心中還有些猶疑,也怕做得太急會引起皇帝的不滿。
好在謝宜瑤帶來了謝況的許可,她本人也很認可周祿的想法,謝宜瑤的肯定對周祿來說無疑是一顆定心丸。
周祿是身經百戰的將領,很知道抓住時機的重要性,眼下是能將這一行為帶來的好處最大化的時機,也是能夠將流民逃亡事件帶來的壞影響最快抑制下來的時機。
所以他不再猶豫。
他一講述完具體如何提高南徐州兵戶以及全體士兵的待遇,底下的士兵中就爆發出了陣陣歡呼,他們難得這樣失了紀律。
周祿欣慰地看向謝宜瑤,後者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笑容。只可惜等下要給一無所知的張別駕解釋清楚來龍去脈,恐怕就要另費一番功夫了。
……
入夜,晚間的清風穿過珠簾,吹動燭火微搖。
謝宜瑤今天整日都十分忙碌,因此一回到住所,靈鵲就勸她早些休息。
然而洗漱過後,謝宜瑤還是在窗邊的案幾前坐定了。
一天之內發生了太多事情,她要是就這樣去休息的話,明天醒來多半已經會忘記一些細節。
雖然今天大體是給出了個交代,也平緩了情勢,但流民逃亡事件後續仍要等張宏調查得更詳盡些,周祿也必須要著手於如何具體落實他今日公布的幾點新規矩。
臨淮公主一來就發生這樣大的事,陸安也得琢磨著之後如何給陛下匯報,還要加強接下來的護衛工作。
他們一個人也沒有閒著,謝宜瑤自然也不會,於是她找來紙筆,寫下了她關於此事的思考。
謝宜瑤今日從周祿那裡知道,他治下軍隊中的兵戶,其中由幾十年上百年前世襲下來的並非多數。他們中也有不少人選擇了逃亡,或者戰死沙場,或者沒有後嗣。
如今兵戶中最多的,是這幾年中由流民收編而來的,其餘還有罪犯奴婢。
這種現象,不只發生在京口。
前朝昏帝曾強行徵發普通民戶來補充日益流失的兵戶,不僅收效甚微,還造成多次不小規模的叛亂,可見強行以普通民眾補充兵戶是行不通的。
世代為兵的制度早就無以為繼,如今,南楚大部分地方的軍隊都逐漸轉向以募兵為主,哪怕是有流民聚居傳統的南徐州也不例外。=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