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2 / 2)

司硯履行了她給謝素月的一半承諾,親自送了她一程,因此隊伍的規模就更大了。但她又說,貴嬪平日需要操持後宮諸事,不便長久離宮,沒法在石城寺陪她一段時間了。

謝宜臻和蕭壽安也特地從皇帝那裡討了恩典,得到了在謝素月身邊呆上十天八個月的允許,只要不鬧出事來就行。

京中百姓中議論著,這還是第一次見當今天子弄出這麼大的排場,實在罕見!既可見天華公主這位皇侄女是如何受寵,又可見皇帝對佛祖的虔誠。

石城寺也愈發熱鬧起來。

但尋常香客能涉足的空間有限,無論是尊貴的天華公主,還是謝宜瑤與石城寺的勾結,都不是他們普通人能見到的。

可即使不能一睹天華公主的尊容,但到石城寺上供奉一點香火,沾沾喜氣,總是可以的吧?

然而不過數月之後,京畿百姓又見識到了真正的天家排場是何等奢華。

皇太子容,納會稽孔氏女為妃,一改往日皇家節儉之風。具體的典儀環節不必細述,只需一點就足以讓人能夠想像:皇帝甚至為此大赦天下。

凡是大辟以下的罪,不管是要坐幾個月還是幾年的牢,通通都可歸家。

百官公卿各有賞賜不說,就連百姓的賦稅都有減免,因此無人不為年幼的太子新婚而喝彩,更對大楚的將來充滿希望與期待。

春去夏來,又是一年酷暑。

即使是樂游苑儲藏的冰塊也無法撫慰謝況的心了,他現在遇到的麻煩實在灼手。

吳地多郡已經有月余不曾下雨,雖然還沒發展到旱災的地步,但今年的收成恐怕不容樂觀。好在無論是京城還是吳地,儲倉里的存糧還算充足,不足為慮。

可還衍生出了別的的麻煩事。

原本建宮殿、修佛寺都一直在推進,且不曾出過差錯,但前些日子因著暴曬的天氣,許多民夫長久在烈日的照射下中暑,甚至暈厥過去,更有一病不起後,就一命嗚呼的。

安撫是自然要安撫的,但民夫的缺口也得補上才是。

謝況稱帝將近十年,雖然以身作則倡導節儉,算不上大興土木,但也不曾忽略此道,而他近日還盤算著造皇陵的事,可供驅使的民夫數量更加捉襟見肘。

他的思路是很簡單的,數量少了,那麼就添補上一些,反正這幾年徭役不重,略微多徵發一些民夫不會引起混亂。倒是是土木工程不能隨意耽擱,否則要出問題的。

當然這件事情提出來,身邊是一定有人反對的,「陛下萬萬不可啊」之類的話,謝況早就聽得耳朵起繭。

但反對也沒有用,謝況是執意要做。

像崔暉這樣熟悉謝況性格又心思縝密的近臣,就發現他們的陛下是越來越有自己的主意,很少願意和群臣商量。

到此還算不上謝況眼中的麻煩,可問題是後來還出了岔子。

因為大赦的緣故,多地的治安狀況近來本就越來越惡劣,突然徵發民夫的消息在這樣炎熱的夏日傳到百姓之中,一下就爆炸了!

起初只是在各地有幾次小規模的暴亂,很快就被鎮壓下去,謝況沒有放在心上。

但後來東邊海島上的匪寇趁虛而入,收編了不少暴民,大大增長了實力,這就很讓謝況很頭疼。

只要能交稅、不造反,皇帝不是不可以做到愛民如子。

但「子」一旦忤逆了身為「父」的他,那這就不好說了。

如此種種,崔朝華都告訴了謝宜瑤,包括謝況是怎麼和大臣辯論的,言語間也透露著崔暉對此事的態度,他是有些反對的。

謝宜瑤在此之前已經知曉了一二,但崔朝華還是補足了不少信息,這正是謝宜瑤現在需要的。

自從范堅、張艾的事情發生後,謝況就開始疏離起謝宜瑤,在謝素月以絕食相逼後,更是如此。這種疏離起初很難發覺,因為只是減少了主動召謝宜瑤入宮的次數,和安排給公主府的工作而已。

謝宜瑤尚未釐清謝況如此是為何。是察覺了什麼,或是出於愧疚?

然而眼下她也並不再像以往那樣,迫切需要謝況的鼎力支持了——她在朝中的勢力已經比從前根深蒂固許多。

第100章 因果報應(一) 「臣一片忠心,日月可……

海寇的事, 謝宜瑤很是憂心。

這批匪寇雖然主要是由流民和貧民組成,領頭的卻不是等閒之輩。

先前裴賀隨公主府官吏一同前往吳地時,就曾打聽到有楊氏子孫在坊間籠絡民心。這支楊家人的先祖本是北方的士族, 可惜南渡的時候慢了幾步, 等他們過了長江, 江左已被先頭部隊瓜分完了。

雖仍能儘量保持著士族的身份,但仕宦不顯讓楊家愈發衰敗下去。除了空有個士族的名號,生活與寒庶無異,甚至比不上許多商賈或財主。=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