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飄起了薄薄的細雨,是透骨的寒冷。
回到謝況賜給他的新宅子時,屋外有一個人撐著傘等他。
送他出來的內官警惕地問:「周將軍可認識這個女子?」
周祿道:「是我在京口的時救濟過的人。」
內官頷首:「那將軍萬事小心。」
周祿看內官走遠,沉聲問:「你怎麼來了?」
春燕苦笑道:「外面冷,將軍可否先讓我進去躲躲雨,再談一談?」
周祿道:「是她的意思嗎?」
春燕點了點頭。
「唉,好。你跟我來吧。」
……
這一次要做的事情,要比數年前算計謝沖的那一次更為複雜。
一環扣一環,每一環都不能出錯。
謝宜瑤和沈蘊芳兩個人設想了不知道多少種可能,預設了多少種方案,反覆推敲,卻還是覺得不夠完善。
如何扳倒太子,是很關鍵的一環,這決定著她走上那個位置時能否再稍微「名正言順」一些。
事情要順利,皇帝和太子都是她必須掃除的障礙。
如果能利用一個打倒另一個是最好,但是短時間內,他們父子不大有決裂的可能。
況且,謝宜瑤也實在不想故技重施,把當年用在謝沖身上的那套再用在謝容身上。
先不說謝況會不會覺得熟悉,順帶著對謝沖的舊事起疑心……謝容本身就不適合這種方式。
謝沖是真的有反心,且做出了行動的。而謝容別說行動了,更是一點反心都還沒表露出來的。
他只要能熬過父親,皇位就是他的了,何苦造反呢?
而且謝容現在還年輕,謝況也不太忌憚他。
就在事情一籌莫展之際,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送到了謝宜瑤面前。
謝義遠回來了。
他在北邊實在混不下去,趁著燕國內部起了些亂子,君臣都沒空理他的時候,帶著這些年一直跟著他的一小撮親兵跑回了南國。
這讓許多人都感到難以置信,畢竟謝義遠在北邊是再怎麼不受待見,總不至於要死。但是他當年疑似涉嫌謀害皇女、離間太子,甚至直接投去敵國,如今就這樣回到了南邊,還有活路嗎?
事實證明,大部分人,對他們的皇帝的理解還是不夠透徹。
謝況聽聞了謝況逃回南楚的消息,立刻派人前去接應,並將他直接帶回了宮中。
皇帝屏退了旁人,只留一個謝義遠。沒人知道他們伯侄到底聊了什麼,只知道那日內官再見到謝況時,驚訝地發現皇帝的眼眶紅了。
那之後,謝況恢復了謝義遠原先的爵位和官職。
從百官公卿到三教九流,都覺得皇帝此舉實在是太過心慈手軟。
謝宜瑤卻不以為意。
那可是在改朝換代後立馬開始清洗前朝宗室的謝況,心慈手軟這個詞,並不適合他。
謝況只是覺得謝義遠什麼都做不好,不是成事的料子,所以不會威脅到自己。
而且他們是有過幾年父子情分的,謝沖又過世了,其中多少還有些謝況的緣故。愧疚,對於現在的謝況而言,是行事最充分的動力。
於是謝義遠成功地做回了紈絝子弟,繼續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也不必擔憂受到身邊人的排擠。就算別人看不起他,看在皇帝的份上,諒他們也不敢冒犯到他臉面上來。
但他確實離開楚國太久,許多舊人都已經不是當年的樣子。
當謝義遠知道胞妹謝素月已經出家為尼的時候,他久違地憤怒了。
「這是誰的意思?是皇帝的嗎?」
坐在他對面的某家小郎君就很害怕,誰都知道當年是皇帝下的旨意。松陽侯敢對皇帝不敬,他們可不敢隨便亂說話。
可實際上是什麼原因,有沒有什麼內幕,宮中的事,他們倒還真不知道。
但當年天華公主出家的盛況,他們是親眼見過的,不像是有被虧待了的樣子。
於是他們就建議:「第下不如親自去那石城寺見一見天華公主?」
第117章 終局將至(二) 「他說既往不咎。」……
石城寺位於北郊, 雖然略微有些偏僻,香火卻很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