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份人選名單就派上了用場。
「祖母這裡還有兩位不錯的人選,一位是安遠伯府嫡出的三姑娘,容貌清秀,性情溫柔賢淑,稱得上是知書達理,一位是禮部侍郎嚴大人家的嫡長女……」
將兩個人選的基本情況簡單介紹了一下,太夫人卻沒能等來薛琮的反應,察覺到孫子臉上的心不在焉,她神色平靜的道,「若是這會兒心思不在此處,便等下次再說吧。」
看著這位與自己相依為命的老人,薛琮有些愧疚的道,「多謝祖母為我費心,孫兒還有點事情需要考慮,婚事一切聽憑祖母安排。」
「既然你這麼說,那祖母就多費些心吧,」太夫人道,「你還是去忙你的正事吧,祖母出來也有一段時間了,再坐一會兒就回小佛堂了。」
看著孫子起身告辭後疾步離開的背影,太夫人目光深深,神情陰鬱,她總希望孩子不要像父母,但偏偏,有時候就會事與願違。
最後,她拿著佛珠又去了小佛堂,看著佛龕上面目慈悲的神像,虔誠的念經拜佛叩首跪拜,「佛祖保佑,願我的孫兒不要重蹈前人覆轍。」
只希望,他的理智與無情,能當真護好他那顆心。
第23章 ——
前兩日接連有雨,沈懷梔沒能去小青山,等今日天一放晴,她立刻帶著人出門去了。
沈老夫人早知曉孫女的行程安排,因此除了細心叮囑她讓她一定要同文謙先生聯絡好關係外,便不再多加干涉,至於沈懷梔早已拜師成功這件事,除了她和冬青兩個人知曉外,此時所有人還一概不知。
因為前兩日的雨,林間山路多少有些難走,於是沈懷梔主僕兩人今天換了其他方向進山,南面為了賞景的關係修有專門的石階,雖然繞路會多花一些時間,但路至少好走很多。
如今山上的桃花雖落了許多,但仍舊有諸多鮮花盛開,賞景踏青的人亦是不少,眾人一邊看景一邊行路,也並不算無趣。
「姑娘,我好像看到了侯府的馬車。」視線四顧間,冬青突然道,而她口中的侯府,自然只會是永嘉侯府。
沈懷梔順著冬青的視線看過去,雖有些遠,但以她對薛家徽記的熟悉,毫無疑問,確實是侯府的馬車。
薛琮一個武將出身的人日常出行多騎馬,那能坐馬車出現在這裡的,當然唯有太夫人一人。
聯想到她前幾日的拒婚和薛琮一貫的心高氣傲,以及這位太夫人堪稱寡淡的日常,對方出現在這景致優美之地的目的不言而喻。
這些東西沈懷梔心裡清楚得很,但冬青大概沒想到這一茬,正有些好奇的問,「姑娘,你說薛家人出現在這裡是為了什麼?」
「薛世子正值婚齡。」沈懷梔言簡意賅道。
這下子,答案呼之欲出,冬青想起之前自家姑娘拒絕薛世子的情景,一下子恍然大悟。
所以,薛家今天大概是要相看其他人家的姑娘吧。
「動作還挺快。」冬青有些不太暢快的抱怨了一聲。
沈懷梔沒多說,只拍了拍她的手,「不相干的事少操心,不然老得快。」
「姑娘看得也太開了,」冬青無奈道,「這份清醒,婢子真的是不及。」
雖說她是姑娘最親近信任的心腹,但有時冬青也是摸不清對方的想法的,從前執迷是她,現在幡然醒悟和鐵石心腸也是她,總之,姑娘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其他人,有時候都怪狠心的。
當然了,她是很樂意這份狠心一直持續下去的,她一直不覺得薛世子是姑娘的良配,而且人狠心一點,好過其他人對自己狠心。
經過這個短暫的小插曲之後,兩人很快到達文謙先生居住的竹林,只是兩人剛到,就發現了另外一位不速之客。
竹林里石桌旁,姚文廉正同一位年齡相仿蓄著美髯的中年文士交談,看到沈懷梔出現,他朝學生招了招手,「真珠,過來,見過你嚴伯父。」
沈懷梔上前,依言行禮,「小女見過嚴伯父。」
「這位是?」中年文士有些疑惑的看向姚文廉,「許是我記憶模糊了,不知是家裡哪位侄女?」
「一位故交之女,」姚文廉用一種有些親近的口吻道,「正好最近我暫居小青山,年輕小輩擔心我,就時常過來探望,十分懂事貼心。」
說著也向沈懷梔介紹道,「真珠,你這位嚴伯父是我早些年在雲林書院求學時的同窗,關係還算不錯,如今在朝中已高居禮部侍郎之位,一向備受聖人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