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的發展停滯了。『空隙皮球論』不可能死而復生,但『內外顛倒論』又真的是正確的嗎?人們陷入了空虛和懷疑。」
「一些人甚至陷入了虛無主義,認為宇宙和世界本就是混亂無序的隨機數,所以伊甸才會為我們開闢『樂園』。」
「他們覺得所有理論都是個滑稽的玩笑,我們站在隨時可能崩解的巧合上,抓著那些沒有邏輯的片段,自以為是地在拼湊所謂的規律。」
「但無論如何,我們尋找『樂園』的初衷未曾更改。而那位『領路人』,他推翻了『空隙皮球論』的功績不會因此有任何失色。」
「人們依舊愛戴他,但沒人知道,日漸沉默的他,在不斷的思索和求解中,已經走得太遠太遠了。」
「在他古稀之年,他突然徵召各地的教眾集會,說要發表最新的理論成果。」
「他的理論是否真的取得了重大突破?當時的大家對此不抱希望,但人們愛戴他,對這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心懷敬重,還是從各地趕來,參加了那場盛大的集會。」
歐也妮差不多猜到會發生什麼了。
直指神明的登階儀式——是那個領路人在壽終正寢前鋌而走險的最後一搏?
「人們意外地發現,老人不僅召集了他們,還邀來了其他教派的使者。」
「在我們的神明退隱前,我們也曾是人間的正教。一些其他教派,對我們的遭遇心存憐憫,並未趁勢壓迫我們。」
「當時,我們開鑿『隙孔』的技術,我們在『空隙』中旅行的能力,讓我們與其他教派達成了一些合作關係。你們泛信者現在使用的很多旅行用的法陣,都是那個時代從我們的前輩手中流傳出來的。」
「得益於這些接觸,他們私下也會產生友誼。」
「但是,將其他教派的好友邀來參加理論發布會?這種事情前所未有。」
「一些人由此想到,所謂的理論突破,大概真的只是藉口。老人或許是想藉此在去世前,與年輕的親友們相聚再會,追敘總結一生的回憶吧。」
「在大家的猜疑中,過去的『領路人』終於亮相了。
「令眾人驚訝的是,這位年邁的老者身上沒有呈現出任何他們所猜測的暮氣,與其相反,他精神矍鑠,眼神像年輕人般閃爍著自信和熱情。
「人們翹首等待他的發言。而他站在準備好的場地上,不慌不忙地,拉下帷幕,啟動了幾座事先布置好的大型法陣。」
「大家以為那是用來展示他最新理論的法陣,但來自正教的友人們突然騷動起來,那些人對此更為敏感——那竟然是恭請神明降臨人世的法陣。」
「各教會擁有這種知識,但絕不輕易動用,只會在諸如教宗更換、信仰危機、戰事轉折點等極其重要的場合才將其請出。」
「那不是一座,而是數座不同的神降法陣,沒人知道『領路人』是用何種手段,從何處得來。」
「大家瞠目結舌,看著法陣中力量四溢,威壓逼人,那些神明竟然都回應了他的請求。血霧、光輝、器械、生命……眾人匍匐在地,無法直視,神明降世帶來的各種力量混流、概念顯現,在會場中引發了許多不可思議、無法理解的異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