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們義憤填膺的呼喊早在他出場時變成了小聲的嘀咕和議論。
這會兒又變成了竊竊私語。
最後在主教的視線中化為了鴉雀無聲。
大多數人臉上的表情並非緊張或畏懼,無論工人或跟風鬧事者,臉上都帶著一種信服其會主持公道的靜靜期待。
現在歐也妮能將本地圍觀群眾和年輕人帶來的外地人區分開來了。
她讓光幕一一做好標記。
「發生了什麼事?」范默寧主教沒有回應年輕人,而是目不旁視地對著人群。
眾人左右互望,安靜地用目光將工廠主蓋比和年輕人示意了出來。
這種氛圍使年輕人有些不安,但他很快掩飾住,再上前說,「我聽說過你的名聲。」
「相信主教你一定不會顛倒黑白,容忍他人侵占土地吧?」
「這個是市政廳的公證員,」他將那個小公務員推上前,「他的話總是可信的吧?」
在這種教派勢力管理了大部分公共事務的城鎮中,市政廳是很沒有存在感的
這位被年輕人從市政廳抓來的小公務員,也沿襲了這種氣質,明明之前一直都在場中,卻沒什麼人留意到他。
他惶恐地出來向主教解釋現狀。雖然膽小,但言辭不算偏頗。
工廠主蓋比對公證員的陳述沒有發表異議。
年輕人倒是冷著臉,不時補充幾句,添油加醋。
歐也妮打量著場中。
除了年輕人、公證員和那些助威的外地人之外,這裡還有一位顯眼、卻從未出聲的來客。
是那台機械蒸汽車的乘客。
匠神協會對外出售的機械蒸汽車,沒有配備任何法陣。
這種面向普通人的私人出行用具,單台車的造福能力有限,是不配被匠神賜福,耗費法力的。
這是純粹的機械造物,技術結晶,凝結著人類的智慧。
它代表著人類未來的某種發展方向,但在如今,還是不夠成熟實用。
歐也妮在大商人阿魯巴的晚宴上,曾聽過商人們討論這種新型車輛的性能。
機械蒸汽車不僅無法取代馬車,在續航、減震和噪音上甚至遠遠不如技藝純熟的工匠打造出來的馬車,故障率也很高。
這種發明只能說是潛力十足、未來可期。
如果有人選擇乘坐這種價格昂貴的工具,往往不是貪圖性能,而是借用這種新奇難得的事物來彰顯個性,或是炫耀自己的錢財和身份。
前者往往是標新立異的貴族,後者則多是親近匠神協會的商人。
機械車是開敞式的。
駕駛位坐著的是個顴骨突出的瘦臉青年,正關注地望著這邊。
主座上是位鷹鉤鼻的中年人,倚著手杖,面容中有幾分威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