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我想找你要本書。」
但很顯然,他哥的好說話,不是沖他。
寧澈一挑眉:「什麼書?」
寧瀟放下筷子,不知道自己嘴邊還沾著醬料:「造船的,我看你書房裡頭有。」
一想起上回在西苑翻船的事寧澈就火大。他皺眉道:「你又憋什麼餿主意呢?」
「我看你的藏書還能有壞處嗎?」寧瀟小聲嘟囔了句,「那說明你平時也沒看啥正經玩意。」
寧澈氣的臉發青。但孩子難得有想讀書的心,他不能不給,只不過嘴上不想吃虧。
「臭小子,字還沒認全呢,倒想起看書來了。」
飯後,寧澈帶夏綾和寧瀟到了昭仁殿,此處為乾清宮東側小殿,也是皇帝御用的藏書之所。殿內設有書案一方,寧澈習慣在此處看書習字,比起處理機要政務的御書房,這裡顯得要更文氣一些。
一進這間殿宇,夏綾從心中不禁先發了一聲感嘆。她忍不住抬頭環顧四周,眼底散落了星星點點的碎光。這讓她一下子想起來她在行宮日夜守著的那間書庫,空氣間彌散的書墨味如出一轍。
她太喜歡這種地方了。
寧澈在寧瀟後背拍了一下:「想要什麼,自己找去吧。」
而後他轉向夏綾,溫聲道:「喬喬,你如果有什麼想看的,可以隨時來拿。」
夏綾點點頭,問他說:「我能先在這裡看看嗎?」
寧澈比了個手勢,示意她請便。
在御案背後,是一整排的書架,像一面屏風一樣,直通到殿頂。夏綾緩緩在書架前走過,指尖在書脊上滑過,每掠過一次浸染過光陰的文字,都讓她心中感到一陣戰慄。
她的目光最後落在了寧澈的書案上,那上面置著一軸半展開的書卷,應該就是從後面架子上拿下來的,寧澈大概最近正在看。
夏綾好奇的湊近瞧了瞧,卻詫異的發現,這書卷上的文字,寫的是筆者對於其親身經歷的一次被倭寇劫掠的記述。隔著不會吶喊的文字,夏綾卻依舊能讀出寫作之人在落筆之時內心的激盪。
「寇賊冷刀寒似霜,父老熱血盡涼。海濤澀澀天際茫。童稚哭求乳,廢墟泣離殤。
漁村本枕安寧世,何忍匪悍盜強。願迎王師戰盛昌。吾土不可染,吾心不可亡。」
【作者有話說】
最後的這首《臨江仙》是作者自己寫的,文筆有限,獻醜獻醜,大家一笑而過就好,鞠躬~
第34章 紙上倭文
◎天地廣闊著呢。◎
開篇短短几言,卻字字泣血。夏綾同是苦過倭亂的人,還未閱及全文,便已共情到幾乎濕了眼眶。
寧澈見夏綾這樣,知道她是看進去了。他思量片晌,忽問到:「喬喬,你覺得倭寇該打嗎?」
夏綾抬起頭,幾乎沒有猶豫:「當然該打。」
沒有一個受過倭亂之苦的百姓,不期待著能將這群盜賊永遠趕離自己的土地。
寧澈點了點夏綾手中的書卷:「那你與這寫作之人的觀點是一樣的。我姑且認為,在老百姓里,想打的人是大多數。」
夏綾反詰:「不然呢?」
「但是在文官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想動兵的。」寧澈的指節輕輕在桌面上點著,「打一場仗,這其中牽涉的利益太多了。他們就像隔在中間的一塊板子,上頭我想打,底下老百姓也想打,可這塊板子若是穿不透,那這場仗註定打不贏的。」
夏綾垂眸看向手中的卷文:「對倭寇有多恨,這裡面已經寫的夠清楚了,不用我在你面前再哭一遍苦。朝廷的事我不敢置喙太多,但只知道,若倭患不除,東南便永遠會有我這樣的人流離失所。」
「所以我不時就會將這卷文拿出來讀一讀。」寧澈將書卷在夏綾手中抽離,又看了看這上面他已無比熟悉的文字,「喬喬,我真的也很恨倭亂,但你知道,大多數時候,我對於倭患的認知,不只是單單的一腔仇恨,更多的時候是來自於州府呈上來的各類奏報。看到的信息越多,要考慮的事情就越龐雜,裡面有兵馬,有錢糧,有人情,更有各層級之間的利益瓜葛。這些東西看多了,就越覺得這件事情就不僅僅是靠一腔豪情就能做成的,所以也會不自覺的去衡量,越拖反而卻越猶豫不決。」
「但這篇文章,卻時時在提醒*我,倭患不是幾個不疼不癢的數字,而是萬民所泣,是大燕東南的一塊毒瘡。」
說及此,寧澈忽憶起來一些從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