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便點頭,「那行,你和江氏一起協辦,有商有量著來。」
「是。」
俞氏無奈咬牙應了。心裡氣不過,便想給藍氏添添堵。
「母親,安瀾說這年沒收到份例,是不是該補給他們?」
劉氏已不打算追究此事,這三兒媳又提!瞪了她一眼。
俞氏只當不覺,現在錢財都歸到公中,又沒分家,她們三房又沒落到好處。正好給藍氏添添堵。
「咱們府中少爺小姐的份例是每月十兩,一季兩身新衣,少爺多一份筆墨紙硯添補,小姐們多得一份胭脂首飾的錢。每年還請兩次流光閣來家中裁衣裳做首飾。安瀾安冉留在陪都八年,這一算就是……」
劉氏眼裡差點噴火。這兒媳莫不是生來克她的?
又不好不認。
「藍氏,你讓帳房算一算,都給他們補上。安冉現在授了官,又要進國子監就讀,在外走動也多,再多添二百兩給他!」
藍氏點頭應下。悠悠看了俞氏一眼。
以後三房再要這要那,可別怪她無情。三爺再向帳房伸手,十兩也得向她申請!
第22章 各房心思
出了榮壽堂,季安瀾讓下人先去收拾住處,帶著安冉在半道上等著。
季明巒夫妻一出來,姐弟倆朝他道謝:「多謝三叔三嬸。」
俞氏上來扶,「好孩子,也不光幫你們。瞧我們三房不也得了好處?」
「宴席有三嬸主理,侄女放心多了。」
季安瀾的話讓三房夫妻聽著舒服,感恩記情的人,沒有誰會不喜歡。
季明巒拍拍安冉的肩膀,「好小子,三叔為你驕傲。」
能捨得拋卻文秀才改走武途,光這份魄力,這孩子將來差不了。
這孩子還是個文武通才,俞氏越看越喜歡。「你看咱家說轉走文途,可這麼多年,哪一個考出來了?闔府也就你二哥過了秀才試。」
「可不是,你三哥你六弟在書院讀了那麼多年,連個秀才試也沒過。怕也不是那塊料。」季明巒搖頭嗟嘆。
俞氏瞪他。
「瞪我幹嘛,我有說錯?讀書不成便不成唄,將來跟著我經營庶務經濟,還能餓著他們不成。」
俞氏忍不住想捶他,這是做父親的說的話?
不盼著兒子出息,就想著帶兒子走歪路,還庶務經濟?算盤他倆能撥明白不?她可不想兩個兒子將來也跟他一樣。
想到安冉改走武途,忽然眼睛亮了起來。也許安澤安博也可以效仿?
拉過安冉的手,「好孩子,等你三哥六弟回來,你跟他們多親近親近,也好些年沒見了,他倆念著你呢。」
「是。我聽三嬸的。」
俞氏這才滿意地拉著丈夫女兒走了。
季惜月一邊走一邊回頭,「娘,大姐姐真的好厲害,敢那樣和大伯說話。」
俞氏看著嬌嬌弱弱,兔子一樣的女兒,忍不住嘆氣。
「你大姐生母沒了,你大伯也指望不上,她要不厲害點,怕是要被人吃干抹淨。以後你跟你大姐多學學。」
「嗯,我看大姐和四哥都挺好的。」
季明巒很是贊同妻子的話,惜月一點都不像他們倆,這性子過於軟弱。與安瀾多接觸一些也好。
又問俞氏:「你想通了?讓安澤安博半途改道?不怕母親捶你?」
俞氏哼了聲,「不然呢,真的讓他們跟著你學那商賈之事?」
季明巒摸摸鼻子,「也沒什麼不好。拿到銀子,你不也是兩眼放光?」
「放屁,那能一樣!咱們就是武將家庭,安澤他們將來走文途,文官們也不會覺得咱們和他們就是一樣的。我不會跟母親一樣,非要讓安澤安博一條路走到黑。他們若不是那塊料,趁早換路子,也好過蹉跎歲月。」
季明巒朝她豎了豎大拇指,「夫人開明。」
俞氏去捶他,季惜月在一旁掩著帕子笑。一家三口不一會就走遠了。
季安瀾領著安冉看下人們收拾院子。
給他們姐弟分的院子倒是還好,不偏僻景色也好。虧得平涼侯府主子不多,雖孫子女不少,但這處賜下的宅邸住下這所有人,還綽綽有餘。
院子剛收拾好,田氏就帶著季婉婷來了。
「大姐,四弟。」季婉婷見完禮,偷偷打量這個多年未見的大姐。
自己是個庶女,當年都能跟著一家人進京,大姐和四弟卻被留下了。多年未見,已找不出當初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