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沒有想到,魏太后都突然在這個時候鬆口應下。
那朝上權勢滔天,目中無人的魏家,竟然退卻了?
施元夕在無數驚駭的眼神中,淡定自若地道:「謝太后隆恩。」
魏家當然要退卻了,因為此時退讓,就只是往宮裡進駐三百個親衛而已。
若是不退,冀州大軍壓境,到時候退的,可就不只是些許親衛那麼簡單的事了。
當然,理智上來說,其實雙方都清楚施元夕意在震懾朝堂,輕易不會發兵。
可魏家是賭不起這個後果的。
尤其是在邊疆戰事還沒平定的時候。
是以,此戰,施元夕從鋃鐺入獄,到大獲全勝。
她立在了人潮中,勾唇輕笑。
事情宜早不宜遲,早朝結束後,施元夕便讓尹骸親自去點人入宮。
他們都清楚,魏太后是因大軍震懾而不得不做出退讓,且說的話模稜兩可,並沒有明確說出何時讓天子親衛入宮。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尹骸直接讓三百天子親衛候在宮門外。
他們在宮門口候了快一個時辰,宮中才傳來准信,打開了宮門,讓他們接受檢查入宮。
三百親衛,便這麼一個都不少地送入了宮中。
這個結果,施元夕異常滿意。
其實若魏太后沒有將姿態放得那麼高,軟和態度讓他們減少人數入宮,那今日之事,說不準還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可歷經這麼多次,施元夕多少也對魏家,尤其是座上的魏太后有了些了解。
大權在握,又過得奢靡且隨心所欲。
如今的魏家,早就不知道低下頭顱是怎麼一回事了。
她就是算死了魏太后會用強權迫使他們低頭,才會釜底抽薪,發動所有的鎮北軍。
此事對她來說,何嘗不是一場豪賭。
那鎮北軍才下定決心跟隨尤蔚的腳步,倒向他們這邊,她就來了這麼一手刺激的。
若是出現丁點閃失,便會得到一個雞飛蛋打的結果。
好在,她到底是賭贏了。
今日之後,到戰事徹底結束前,宮中再不會是魏太后的一言堂。
進駐宮中的三百親衛,首先占據的就是皇帝和周瑛身側。
她還讓人將從前青雲寺的那個住持請到了京城,等到安定下來以後,便可以宣對方入宮,給周瑛治病。
那些鎮北軍將領也尤其高興。
他們難得入京,施元夕索性讓府中的張媽媽幫忙置辦了幾桌席面,邀請這些將領和李侍郎等人來縣主府上喝酒吃飯。
來的人多,她這個小宅院便顯出幾分侷促來了。
好在張媽媽臨時想了個辦法,在裡邊的廂房中置辦了幾桌,加上近些時日天氣極佳,占用了花園裡的石桌,才好不容易坐下了這麼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