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了解施元夕的處境,施元夕更了解他們謝家的作風。
此前謝魏兩家爭鋒,為了跟魏家形成區別和對比,謝家輕易是不會做出有損朝堂、官員和百姓的事情來的。
也就是說,謝家要臉。
施元夕瞥了他一眼,這也是此前朝堂謝家多半都隱身的緣故。
不想沾染上惡名,又不想落於人後,於是便只能在暗地裡推波助瀾。
施元夕偏要將他們架到明面上烤,既是要表現出勤政愛民的模樣,那就得要裝到底。
她目光穿過所有人,直接落在了那謝郁維的身上,無數目光注視下,施元夕淡聲道:
「戰事不絕,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若有儘快結束戰事的方法,當不拘泥於任何形式,儘快落定才是。」
「此事,中書省的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在場的官員都清楚,名為中書省,實際指的就是謝家。
中書省那些官員一時無言,她都將話說到這個地步上了,他們若出口拒絕,他們成什麼了?
謝郁維眼中晦暗不明,沉聲道:「臣以為,此事可行。」
朝上頓時變得尤其熱鬧。
站在謝郁維不遠處的廣郡王怎麼都沒想到,謝郁維竟是會這麼直接應承下來。
他臉上的表情一瞬間便冷卻了下來。
這般細微的變化,旁人不一定能注意得到,施元夕卻看得一清二楚。
她輕勾唇,抬眸看向眼前的人。
謝郁維懂審時度勢,也愛惜羽毛,他身側的人可不會這麼想。
他從前跟先帝共同進退,也算觀念相投,志同道合。
如今與他為伍的,可不是先帝。
江太妃和廣郡王,不像是能甘心做他人手中的傀儡的人。
當下,小皇帝賜下聖旨,由天子親衛攜帶聖旨出京,八百里加急送往邊疆。
至於施元夕的東西,已經在送往邊疆的路上了。
邊疆局勢複雜,哪怕是有這麼多武器在手上,幾十萬的軍隊也不是幾千人輕易能對付得了的。
這也是謝郁維輕易應下的原因所在。
但他不知道的是。
她送往邊疆去的,不只有武器,還有……那幾個跟在她身邊,已經徹底學會製造炸藥的工匠。
當初她在去往惠州的路上遭遇暗殺,他們都知曉了她手裡有炸藥。
那東西殺傷力過強,只怕人人都以為,製造難度也跟子彈差不多,應該都是她親手所做。
所以謝郁維大概能猜到她送了炸藥過去,但絕對猜不到,她送走的,是源源不斷可以批量製造武器的人。
有槍枝有人手有旨令都未必能行。
但有炸藥……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散朝時,幾方各自為營,施元夕與李侍郎等人一起,緩步往宮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