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京何緩聲道:「北越一戰後,大梁名揚四海,從前邊境蠢蠢欲動之人,皆換了副姿態。」
「朝中兵馬未變,有所精進的只有武器。」徐京何輕抬眸,目光幽遠:「臣倒是想問,今日站在朝上的諸位,有誰曾為兵部立下過這等功勞?」
滿朝官員,誰有資格說施元夕不行?
徐京何目光所及之處,無人能正面回答他的話,他收回目光,淡聲道:「兵部侍郎一位,非施大人莫屬。」
此後,朝上保持緘默的大部分官員,皆是開口道:「皇上英明。」
這世上,沒有任何道理,可以壓過絕對的事實。
尤其,施元夕那方不僅占著道理,還持有能蕩平一切反對之言的強勢武器。
事情落定,當天夜裡,謝郁維便召集所有官員,於府中議事。
周瑛態度強勢,施元夕又占盡優勢,此事沒了迴旋的餘地,在場的官員臉色都算不得好看。
謝郁維神色倒還算平靜。
在牽頭世家針對布防一事前,他們就知道周瑛一方對兵權、武器及兵部之事有著天然優勢。
施元夕升任兵部侍郎,倒也算是在意料之中。
他抬頭看向屋內的其他人,緩聲道:「布防一事仍可繼續推進。」
就算施元夕入了兵部,頂上仍舊有顧安仲坐鎮,場面對他們來說還不算太壞。
更重要的是……
「周太后臨朝時間尚短,手中最為得力之人,便是施元夕。」準確的來說,是施元夕參與之事太多,又立下眾多功勞。
她在翰林院中擔任的官職,只算作天子近臣,沒有直接掌權。
換句話說,就是周瑛手底下也只有這麼一個施元夕,她領了兵部侍郎一職,便沒辦法涉足其他。
朝中空缺的,可不只是一個兵部侍郎。
謝郁維想要的,是藉由這件事,讓謝家的人,順理成章地掌握實權。
他眼眸深沉,開口道:「謝氏之中,已有幾人任期已滿,擇日便會折返回京。」
「六部之中空缺眾多,其中重點,當屬吏部。」
王瑞平為首,底下也還有吏部侍郎的位置。
謝郁維的意思,是要將他的親二叔謝毅,推上吏部侍郎之位。
另有,一直空缺著的刑部尚書一位,他也有了其他的想法。
徐京何已經表明立場,那此後行事,便無需顧慮江南徐氏,朝中重臣眾多,沒道理人人都得要避開刑部,讓徐京何一人獨攬大權。
謝郁維抬頭,看向在場官員,沉聲道:「刑部尚書一位,當出自世家。」
與世家來往,不能一力打壓,世家重利,他便拋出個他們無法拒絕的條件。
謝郁維眼眸閃爍,道:「無論諸位打算推舉誰人擔任刑部尚書一位,謝家都會鼎力相助。」
他抬手,將身邊的東西打開,往前推了些許。